从奋战气膜实验室到上门入户做核酸 杭州医务工作者真的很拼

2022-04-27 08:31:56

每日商报讯 拧盖、开盖、加样、提取、分析样本……这几天,位于滨江的杭州卫健委核酸检测气膜实验室,来自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的黄楠争分夺秒,这一整套动作,她每天要重复上千次。

“我们早上8点进实验室,下午5点出实验室,晚上一直待命,有时候还要加班到凌晨。”4月6日以来,90后黄楠及其同事吴艳一直守在这里,平均每人每天要坐上7-8小时,检测样本2000多管、数量多达20000余人次。实验室内有时温度高达40度,身穿厚厚防护服的他们,衣服不知浸湿了多少次。

由于一直重复拧试管盖、用移液枪加样的动作,前阵子,黄楠得了腱鞘炎,大拇指和食指稍微一用力就会疼痛,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贴上膏药便又钻进了实验室。

近期,因疫情多频高发,杭州多地开展数轮全员核酸检测,不断接受社会面核酸样本的气膜实验室也正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日均检测量最高可达100万人次。

为了让市民更快收取到核酸结果,驻守这里的医务工作者没有固定下班时间,基本都吃住的附近酒店,常常一直工作到深夜,“虽然辛苦,但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大家都心甘情愿。”黄楠说。

而自3月上海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连续派出援沪医疗队支援上海。其中一支队伍在完成任务并结束隔离后,又根据上级指令,马不停蹄从上海“转战”杭州拱墅。

俞淑芳是市一医院感染科护士,支援的核酸检测点在拱墅区的墅林苑小区。每次出任务,当大巴车开过莫干山路,经过家门口,看着渐渐后移的家,她的心就开始有些酸楚起来。家中一儿一女都还不满6岁,她离家的这些天来,丈夫又当爸又当妈,每天给女儿梳小辫子,给儿子讲故事。当听说妻子就在对面小区执行任务而回不了家时,丈夫连续两天抽午休时间赶到现场,但因为感控要求,只能远远相望,隔空喊上几声。

前几天刚好是俞淑芳的生日,当天晚上,丈夫突然让她在手机上打开家里监控:原来他带着一家人在家里为她点了生日蜡烛,孩子们还一起为妈妈唱了生日歌。伴随着歌声与祝福,温暖汇聚到俞淑芳的心中。

在余杭区,昨天中午,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黄湖分院二楼传来一声欢快的“干杯”声。原来是暂时采样归来的“大白”们在用对碰矿泉水庆祝平安“胜利归来”。

“真的特别渴,感觉一口气可以喝好几瓶矿泉水。”瘦高个的陈露是黄湖分院一名年轻的临床医生,这是她连续工作二十个小时以来喝的第一口水。她开玩笑说,从没感觉矿泉水是如此好喝。

自4月24日以来,余杭三院医共体派出医务人员1552人次,完成采样38万余人次以及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任务。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医务人员一次又一次的挺身而出。4月25日下午,余杭三院良渚中心的护士徐娟刚吃过午饭,就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开始采样工作。

2点半左右,突然下起了大暴雨。徐娟因为不熟悉小区的路况,加上连日的疲惫和穿着厚重防护服穿视线受阻,踉踉跄跄地掉入了小区的景观湖中。在同事翁妹的帮助下,才得以脱险。简单处理了腿上的伤口,换好防护服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户家庭进行采样。当天,从白天一直坚持到黑夜,徐娟这一组一共完成了有38户上门核酸采样任务。

标签: 医务工作者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