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花朵要用烈士的鲜血去浇灌

2022-03-30 14:26:35

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铭刻国魂不死,感念精神长存

每日商报报道 双峰村里鸡笼山的主干村道长不足300米,两边遍布着茶馆、餐厅、民宿和茶园。沿着村道往西走,可以碰到三三两两采茶的村民,摇晃着筛子筛选茶叶的年轻茶农,或手工或机器炒制茶叶的老茶农们。悠闲而富足的生活,展现在一幢幢小别墅、一张张居民的笑脸上。

走过三四片小规模的茶园后,转角的右手边便能看到一扇掩映在青竹绿树间的大铁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座方形纪念碑,上面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书的“国魂不死”四个大字。

这里便是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 民族危亡之际的伟大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杭州,浙江党人立即响应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1911年11月4日发动起义,5日一举光复杭城,两天后成立了浙江军政府作为全省革命新政权。在短短的半个多月间,浙江全省各地都推翻了清朝旧政权,建立了革命新政权。

这一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于辛亥年10月一直延续到了第二年初。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结束了帝制。

在这场革命中,以浙籍志士为主体的光复会,是与兴中会、华兴会齐名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之一。大批浙籍志士投身革命实践,有的宣传变革,是革命阵营中的舆论健将;有的建立团体,是国内最早一批革命学术团体的创始元老;有的组织武装斗争,是皖浙起义和光复浙江的热血勇士……他们的努力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既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的花朵要用烈士的鲜血去浇灌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成功?它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是因为在武昌起义之前,已经有许多勇士和团体在为此不断努力。聚焦到浙江,就不得不说到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和光复会。

1904年,蔡元培、龚宝铨、陶成章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光复会的政治纲领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主张除文字宣传外,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光复会积极联络会党、策动新军,主要活动范围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1905年8月,陶成章与徐锡麟等人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为光复会培养了一批骨干。大通学堂成为光复会的活动中心,也是辛亥革命前夕皖浙起义的重要据点。

1907年,秋瑾接替陶成章、徐锡麟成为大通学堂督办。她在主持大通学堂的工作后,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名,训练了一批光复军的中坚力量。她还在杭州的新军和军事学校中发展光复会会员,为皖浙起义准备好军事干部。在秋瑾等人的努力下,一支5万人的光复军被组建起来了。

同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发动起义后失败被捕,慷慨就义。他的死,牵连到了大通学堂和秋瑾。

7月10日,秋瑾得到了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也拒绝了光复会成员要她撤离的劝告。她说:革命,便要抱着杀身成仁的觉悟。革命的花朵需要用革命烈士的鲜血去浇灌。就算此次被捕,被杀,不是我革命之失败,而是我革命之成功。

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在生命的最后,她写下了一句诗“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应对逼供。

秋瑾虽然牺牲了,但她组织的这支光复军,在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攻打南京、武昌等地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光复杭州、金陵的战役中,冲在最前面的敢死队,均是由光复军志士组成。

12下一页全文阅读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