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讯“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径山高多云雾、土壤多肥沃、气候多雨水、日照多漫射,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春分过后,绿意盎然、茶香沁脾。今年的径山茶于昨日正式开采,当地通过开展早晚测温、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筑牢疫情防线,保障茶叶生产安全有序。
径山茶是浙江历史文化名茶,始于唐、盛于宋,在宋代被列为“贡茶”,元、明、清时仍享誉不衰,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先有法钦大师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结庵建寺,种茶制茶研茶,是为径山茶之始。后有“茶圣”陆羽于唐上元年(公元760年),在径山双溪著成了传世名著——《茶经》,使茶有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于一味。径山也因此成为“陆羽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径山茶宴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杭区现有茶园面积7万余亩,主要分布于径山、中泰、瓶窑等西部镇街。径山茶采摘时,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标准,每千克干茶六七万个茶芽。在余杭径山镇白泽坞茶山,百余名采茶工分散在不同区域来回穿梭,手指翻飞便摘下了品质最好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据了解,今年,由于气温较低,茶叶品质相对提高,同时受疫情影响,用工成本等有所增加,因此价格也稍有上浮。
近年来,径山茶产业已成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精品亮点,产业化发展水平走在省市前列,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文化名茶”、第二届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名茶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驻中国茶业品牌馆。径山茶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规范的管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余杭农产品“金名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