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下次扔垃圾我一定更仔细些。”“我家小孙女都知道垃圾分类了。”最近,在余杭区百丈镇泗溪村村委会,经常可以看到村民们大包小包地带着塑料瓶、易拉罐、牛奶瓶来到这里,经过称重、分类后,换取礼品。
这两年,余杭区一直在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小事”上较劲。“以前大家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有时候垃圾还会直接堆在门口。现在出了兑换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把不用的东西收集起来兑换茶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还可以改善居住环境。”百丈镇泗溪村村民王阿姨说。
近期,百丈镇推出“可回收物品兑换”活动,兑换点就成了村民日常打卡点。“兑换活动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是比较难的,不少村民都感觉没有必要。”泗溪村村务工作者金超表示,“然后我们就尝试志愿者引导、党员带头等方式,慢慢地,兑换的村民就多了起来,现在基本上村民们都养成了把可回收物品带来兑换的习惯。”
而针对城市小区多、流动人口多、出租户多、沿街商铺多、企业多“五多”难点,余杭街道在狮山路商业街试点实施智能化的投放提示设备,120余家沿街商铺装上了音乐提示器,变室外有声为室内提示、变定性评价为定量考核、变上门收集为出门投放,完善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垃圾清运人员只需按下遥控按钮,商铺内的垃圾分类提示器便会响起提醒店主。
除了推广“可回收物品兑换”、“安放智能提示设备”等模式以外,余杭还借力村社基层干部,在全民范围内营造推动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的氛围。
“烂菜叶、西瓜皮、鸡蛋壳、鱼骨头、汤汤水水放绿桶,可回收的旧衣服、旧纸箱、旧报纸放灰桶……”在径山镇前溪村,“前溪大妈”们走街串巷,在每家每户门前检查庭院情况、指导垃圾分类、普及环保知识。“现在,前溪村每个网格都有一支固定的‘前溪大妈’队伍,活跃在垃圾分类宣教一线。”前溪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村有党员、村干部、村民组长代表160余人,户数接近总户数的1/4,如果这部分人能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带动周边或者亲戚朋友几户人家,就能使垃圾分类的概念深入每一位村民的心中。”
与垃圾分类“较劲”的征途上,余杭“战绩”显著。2019年,余杭生活垃圾进场量同比减量7.71%;2020年,在实有人口增长近10万人的情况下,生活垃圾进场量同比进一步减量2.25%;2021年1月-10月,余杭区12个镇街回收利用率全部达到50%以上,全区回收利用率达50.88%,提前完成年度目标,高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