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讯“你好,请进行一下人脸识别。”昨日,家住余杭的李女士因喉咙痛去小区楼下的药店买了一盒消炎药,结账时她发现多了一个步骤:出示电子医保卡后,工作人员还要求进行人脸识别,只有通过系统校验才能完成结算。
医保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定点医疗机构点多量大面广,既往医保部门稽查手段主要靠事后监管等,“冒名顶替”“编造诊疗项目”等违规刷卡现象频现。
如何管好守好市民的“救命钱”?今年8月,市医疗保障局余杭分局在杭州市率先试点,全面推广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覆盖全区所有社会办定点医药机构,切实提升医保监控智能化水平,强化就诊购药全流程监管力度。
“与传统的视频监控相比,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具备在大量视频数据中实现人脸抓取、侧脸识别等功能,并实时上传至医保数据库进行人像比对。”市医疗保障局余杭分局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还能对持医保卡在多家医疗机构配药人员进行布控,实现轨迹分析,支持现场抓拍照片建模,确保对象在机构、费用等方面的真实性。如果持卡人为行动不便的高龄患者,需家属全程代办配药、结算等情况,可以采集代办人的信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其结果将在医保信息系统留存。
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不仅能有效杜绝“假病人”,还能通过医师、药师分时段实名刷脸签到和签退,比对机构与人员信息,筛查出虚假填报信息、医生药师挂证、申报信息不符合规范等乱象,有效避免医生、药师多地同步执业等异常医疗和骗保行为,从而更好地杜绝“假医生”。
统计显示,借助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初筛发现,今年1至8月,余杭区不符实名制监管工作要求的数据累计近30000条,其中仅医保医师签到和签退不符合规范的违规数据就达24000余条,涉及金额394万余元。同时,市医疗保障局余杭分局下沉开展“三服务”工作,积极劝导整改,数据错误量逐月下降,目前月均300条。下一步,该局将深入推进人脸识别实名制监管试点工作,深化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活动,切实提升医保监控智能化水平,为杭州市实名制监管系统应用工作提供“余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