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宅重获新生 让乡愁有了归处
超额完成10个,进度114%
都市快报报道 独具韵味的乡土建筑,体现着当地的地域特点与时代风格,凝聚着一方水土和人们生活的印迹与情感。杭州乡土建筑,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守住这股“文脉”,就是守住“乡愁”。今年以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聚焦民生,问计于民,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革命文物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农村乡土建筑保护修缮。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杭州民生实事中的70处乡土建筑保护修缮,不但全部完成,还超额完成10个,进度114%。
一处处“修旧如旧”的乡土建筑涅槃重生,留住了美丽乡愁。伴随着合理的活化利用,成为了备受市民游客喜爱的展示馆、文化馆、特色民宿等场所,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乡村魅力倍增,激发更强活力,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建德翁底翁氏民居 粉墙黛瓦下孕育文化之核
在建德,粉墙黛瓦的浙西民居已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大多以姓氏来命名,代表一个宗族或房派的空间结构和血缘聚落。
大同镇潘村的翁底翁氏民居始建于清中期,是建德市现存古建筑中一处建筑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它的砖雕门楼工艺精美,在2010年被评为建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翁底翁氏民居最初是翁氏商人的私家大院,新中国成立初期被作为集体劳动生产地,墙上至今还有当时的口号和标语,而后成为村民的居住场所。潘村村书记鲍土福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的住户都搬走了,老宅人气渐微,门可罗雀:“(老宅)屋顶渗漏比较严重,公共部分多有破损,杂物堆放比较多,既不利于宅子的保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何让这个千余方的精美老宅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建德文保中心负责人应露芳说:“结合所属村落的‘精品村’建设,我们开始量身打造翁底翁氏民居的修缮计划。它也成为今年民生实事‘保护修缮农村乡土建筑70处’的其中之一。”
在完成前期的产权处理之后,在修缮工作之初就明确了翁底翁氏民居作为潘村文化展示馆的功能定位。应露芳说,作为市级的文保单位,本次修缮工作的重点在于维持其原有的风貌,以修为主,恢复并保持原有格局,与此同时,兼顾后期展示利用的需求。
修复屋面、拆除隔断、更换霉烂的木构件,进行布展陈设……前前后后花了近一年时间,翁底翁氏民居迎来了新生,成为了潘村的公共文化展示馆。展馆一楼着重展示潘村特色的“石文化”,二楼则开辟了新媒体直播间等新型业态。
“我们这里的碳酸钙景观石是特色产业,在浙江省也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在一楼做了‘石文化’的展陈设置,配合一些老物件的展示,供村民游客参观。2楼建起了新媒体直播间,配合展销地方上的农副产品,现在直播带货很流行,也算是助力经济发展的新尝试。”鲍书记说,“作为村里最大的一处公共文化空间,村里还会定期在此举办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