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拉尼娜”不可怕 气温跳水要防范

2021-11-13 10:56:48

最近有报道说,浙江已迎来“双峰型拉尼娜”,像过去几天这样的寒潮可能会经常光顾这个冬天。什么是“双峰型拉尼娜”?它真会让今冬“冷哭”?刚刚来过的这股寒潮正常吗?这种气温“大跳水”还要来几次?

11月9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雷媛。雷媛表示,根据气候走势分析,今冬整体气温不会“走偏”,但出现强寒潮的概率较高。也就是说,气温骤变的次数可能较往年增加,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个挑战。

这种气温不特别

一夜“速冻”要小心

几小时内气温从20多摄氏度降到个位数,寒潮、大风、霜冻预警齐发……刚刚过去的一夜“速冻”模式,让不少老年人很受“伤”。

“这个气温并不特别,特别的是降温幅度。”雷媛告诉记者,浙江一般在11月下旬入冬,11月上旬出现个位数的温度很正常,只不过今年以来,全省总体气温偏高,前段时间又是秋高气爽的宜人天气,猛地降温,人体感觉特别明显。

根据全省监测数据,与1981-2010年这3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今年1-10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7℃,这个数值就全年平均来说已经非常高,因此,一旦遇上较强冷空气,气温下降幅度就特别大。

今年冬天最冷会在什么时候?会冷到什么程度?以过去30年的气温为参照,预计我省今年冬季气温正常或略偏高,但在“双峰型拉尼娜”影响下,整体温度比上年低,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出现强冷空气、强寒潮的概率较高。

从近期看,和上一个冬天相比,我们可能更容易找到感觉。去年极冷出现在1月上旬,今年可能比去年迟一些,预计在1月中下旬到2月上半月,但是极端性天气事件目前还很难说,预测难度比较大。

今年会不会再现2008年那样的暴雪?雷媛说,预计今冬不会出现2008年这么强、这么大范围的降雪,但是会出现阶段性的短时雨雪冰冻天气,应对道路结冰方面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老年人出行尤其要当心。

但我们不要忘了全球变暖这个大趋势。全球变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短时间回暖特别明显,回暖幅度也特别高,这个影响比降温持续性更强。一旦遇到强冷空气,气温就会出现“大跳水”,对人体健康影响可能会比较大,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防护。

会不会“冷哭”

拉尼娜做不了主

这些天来,拉尼娜频频上热搜,有人说今年是连续第二年出现拉尼娜现象,我们会感受到双份寒冷的“暴击”。但在雷媛眼中,它并不是特别厉害的存在。

雷媛说,拉尼娜现象多发于赤道中东太平洋上,对浙江的影响较小。浙江冬天天气受冬季风的影响更大,而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一种天气或气候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2008年初,一般只会在夏天出现的副热带高压影响我省,与拉尼娜、冷气团共同作用,带来了那场让浙江人记忆犹新的暴雪。

而且,拉尼娜本身也在不断变化。1951年以来,我省共出现16个拉尼娜事件,其中有13年气温偏低,但也有3年气温偏高。就拿上一个拉尼娜事件来说,在去年8月到今年3月的持续期间,前冬因为极地冷涡在东半球,我国气温偏低;而后冬极地冷涡跑到了西半球,北美出现寒潮,而我国江浙一带2月的气温异常高。

很多情况下,拉尼娜对降水也有影响,去年底到今年初,浙江出现的干旱就有拉尼娜的作用。但16次拉尼娜事件中,也有降水多的年份。

雷媛提醒,拉尼娜对降水的影响值得关注。今年9月以来,浙西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两成以上,而浙西有多个大型水库,降水在秋冬季持续偏少对水资源管理会有影响。

所以,我们没必要谈“双拉”色变,但也要做好准备应对寒潮等极端天气。

_________/延伸阅读 /

今年的“小女孩”

有点不一样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意为“小女孩”。

拉尼娜主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低的现象,持续偏低0.5℃、持续时间大于等于5个月称之为拉尼娜事件。气象上特别关注它,是因为如果它持续时间长、强度强的话,大气反应响应会特别明显。

拉尼娜事件出现,对我国北方地区偏冷的影响和对南方地区降水偏少的影响是比较明确的。拉尼娜形成时,在南海菲律宾一带会生成一个气旋性环流,特别是印度洋、印尼地区降水会偏多,但华南的降水会明显偏少,包括江南地区也会偏少一些。

去年8月到今年3月,出现了拉尼娜事件,今年10月,再次进入拉尼娜现象。1951年以来,浙江有5次持续两年出现拉尼娜事件,这样的情况被称为“双峰型拉尼娜”现象。第二年再出现的拉尼娜,大气环流对它的响应会更充分、更明显一些,所以整体来看,今年冬季天气特点会比去年更极端一些,冷的范围从全国来看会比去年更大一点。

标签: 跳水 气温 尼娜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