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深处,孕育了一批学术泰斗!杭州西溪路56号,藏着怎样的故事

2021-11-03 15:24:33

杭+新闻讯 这段时间,杭州城内一处看似破败的老旧小区,格外引人注目。在杭州城市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它不但没有被拆除,反而不断传来喜讯。先是在今年9月,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10月30日,该小区的第5、6、7、11、12、13幢建筑群又被提名为杭州市区第八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录。

对,它就是“西溪路56号”。

西溪路56号,原本只是杭州市北山街道辖区的一个普通小区门牌号码,但只因这里曾经居住过大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泰斗,而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小区环境幽静略显衰败

初秋傍晚,从杭大路东侧拐进西溪路,再走不到300米,路北面一个幽静又略显衰败的老旧小区映入眼帘,一扇半掩的铁门旁有一个小小的蓝底白字门牌:西溪路56号,这里就是杭大新村小区。

往小区里面走,桂香扑鼻,小区里各类大树参天蔽日,抬头很难望见一片完整的天空。这里的居民楼样式各异,既有江南风格的两层排屋,也有外观中式、有淡黄窗格却具俄式风情的多层楼房。据说,这几幢俄式风情楼房是小区里最早一批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当时楼内配有厚实的红漆地板、宽阔的木制楼梯、落地双开阳台门和抽水马桶。

现在这些房子大部分都没有人居住了,记者在小区里偶尔遇到三三两两的老人,他们或是散步,或者归家,碰面都会打个招呼,笑眯眯地聊上几句,显然是这里老邻居。一位老居民告诉记者,他们还称杭大新村为杭大河南宿舍、杭大道古桥宿舍。小区占地近60亩,大约1957年左右建成,共有二十多幢小楼。

“西溪路56号”曾学者云集

这几天,得知西溪路杭大新村小区两项喜讯的浙江大学退休教授汤洵,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汤洵教授已过耄耋之年,1985年就搬进了杭大新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36年时光。今年4月份,汤洵教授出版了一本新书《西溪路五十六号》。这本书以记录杭大新村的形式,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前后在“西溪路56号”生活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专家的学术建树、治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西溪路五十六号》书中写道,杭大新村曾经学者云集,入住过大批学术界泰斗,如:一代词宗夏承焘、国学大师姜亮夫、礼学宗师沈文倬、语言学家任铭善、历史学家胡玉堂、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文艺理论家蒋祖怡、古典文学家王驾吾、我国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陈立、中国近代分析化学开创人王琎、中国比较教育学创始人王承绪……

汤洵教授说,杭大新村不仅仅环境适宜,更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如果随着城市建设更新而消失,将非常可惜。

“教授楼”将被保护修缮

幸运的是,今年9月9日,杭大新村正式被列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批复的街区名称定为:杭州市西溪路杭大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范围:东至保俶路、南至曙光路、西至杭大路、北至天目山路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约22.12公顷。

批复同时明确了街区保护的相关责任主体。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编制街区保护规划、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等工作;市园文局负责街区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西湖区政府负责街区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10月30日,西溪路56号杭大新村第5、6、7、11、12、13幢建筑群被提名为杭州市区第八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录,予以公示。这些做法意味着,曾经大师云集的杭大新村非但不会被拆迁,还会被保留、修缮、传承下来。

现在仍然居住在杭大新村的一位老教授告诉记者,杭大新村记录了建国初期杭州大学教授居住、生活的历史,是杭州教育发展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附近居民如今依然会把这些小楼称为“教授楼”。有人甚至称杭大新村为“浙江学术的圣地,新西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标签: 泰斗 杭州 草木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