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一道宋宴、一盏宋茶、一缕古香、一出戏曲
浙江日报报道 要理解一个时代,你最好深入到市井生活。
公元1003年,滞留杭州的柳永,为拜谒孙何,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未曾想,此词一出,广为传诵,名噪一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这一幅幅图景,也与其后的《梦粱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马可·波罗行记》等书籍记载一起,让后人得以窥见临安城里的日日夜夜——这座充满商业气息和生活味的城市里,人群熙熙攘攘,住房稍显逼仄,老百姓忙碌中带着闲适,庸常中透着风雅。
今天,我们穿行吴山脚下、西子湖畔、鼓楼内外、河坊街区,从一道宋宴、一盏宋茶、一缕古香、一出戏曲等的寻访中,读出了宋代市民的生活哲学:时事易变,日子要努力过得热腾腾的、美滋滋的。
这种对生活和生命的朴素热爱,跨过悠长的时光,与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遥相呼应。
三餐食事间的市井风貌
网上曾流行一个话题,“如果能穿越,你想去哪个朝代?”
唐朝,无疑是热门。四方来朝,辉煌璀璨。但普通市民也许更喜欢宋朝。《都城纪胜》里,耐得翁笔下的临安城,从凤凰山到清河坊,到众安桥,有各式店铺、作坊、市场,叫卖的叫卖,逛街的逛街,游玩的游玩,从清晨持续到深夜。
“尽管北宋和南宋初年,政府对百姓日常生活,如饮食、服饰、住居等都作了严格的法律和礼制规定,但城市人口集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大革新了宋人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吉军说。
人生在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城纪胜》关于临安生活的记录,饮食占了很大篇幅。徐吉军参与、杭州市文旅局打造的“杭州品质生活”体验路线中,宋宴也是“重头戏”。我们关于宋代市井生活的寻访,也从一箪食、一瓢饮开始。
位于杭州上城区的杭州华辰国际饭店,最近推出了一席“生态宋宴”,为我们部分重现了南宋市民的餐桌。“我们取材大多为江鲜、湖鲜,包括钱塘水晶江鲈、锦鸭鳖鱼、江鱼玉叶等,用现代烹饪手法复制了南宋佳肴。宴席主题也随着季节转换,比如秋天就是品蟹、酌酒、赏菊。”饭店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一风格与南宋“海错河鲜、市民所嗜”传统相契合。
依山傍水、河湖环绕的临安城,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民间菜谱中大量出现河海鲜,是老百姓因地制宜、因时而作生活智慧的体现。
“除了明显的地域特征,菜肴品种、烹饪水平、造型技艺等也在宋代快速发展,对今天的中餐产生了重要影响。”华辰国际饭店总厨王祖鸿介绍,南宋时期,猪、鸡、鸭、鹅等从小众菜变成常见菜,光“吃鸡”就有十多种方法,“我们在‘生态宋宴’里,也加入了状元鸡、茶香鸭、笋干炖猪手、煎饼等流行菜品。”
街道两侧,饮食店铺纷纷开张,有卖泡饭、粥、面条、饼、包子的早餐店,有卖点心、卤味、脯腊、果汁等的小店,有卖水产、蔬菜、肉禽菜肴的饭店,也有提供菜品、茶酒的大型酒楼,江南、北方、四川等各式风味交融。
“鲈肥菰脆调羹美,熟油新作饼香。”如此花样百出,难怪连陆游都没忍住,写下上百首有关饮食的诗词。一日三餐,四方食事,映衬城市的热闹繁华,也如同市井人生,交杂着美好却复杂的味道。
此时,一位临安市民在旁,可能会拍拍你的肩,“嘿,朋友,别吃吃喝喝了,赶潮流要紧。”
123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