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点向农村、城郊结合区倾斜 因地制宜打造服务空间 民生综合体接下来如何建? 西湖区“请你来协商”

2021-10-29 09:26:01

每日商报讯 融合教育、养老、文化、健康、便民等服务,幸福西湖民生综合体的建设让老百姓倍感幸福。目前,西湖区已建成启用18个民生综合体,实现镇街全覆盖,计划3年内建成56个民生综合体,实现村社全覆盖。

不过,民生综合体是否真正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当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改进优化?昨天,西湖区政协组织召开今年第五场“请你来协商”活动,大家围绕“全覆盖可持续推进民生综合体建设”主题建言献策。

在区政协委员、浙江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庆祥看来,目前的民生综合体项目存在城市布局多农村布局少的“窘境”。

“从今年已投使的18个民生综合体来看,只有3个布点在城郊或农村地区,占比仅为17%,未能全面服务广大农村群众。”徐庆祥表示,在规划布局上应该进一步向农村区域、城郊结合区域倾斜,着力补齐西湖区农村民生服务供给尤为不足的短板。

徐庆祥的建议也得到了区民政局副局长顾余丹的肯定。“在前期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中,农村和城郊民生综合体的数量有26个,占总数的46%。接下来,我们要优化计划,更多地考虑农村和城郊结合区域群众的需求。”

民生综合体建好后关键是要利用起来,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便利。区政协常委、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董红亚在调研中发现,个别服务配置使用率不高,特别是功能单一的独立空间场所“浪费”情况、重硬件投入的简单化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健康小屋,从6月底至今,利用率最高的三墩镇累计仅有196人次,最低的灵隐街道累计仅有37人次。

“建议着眼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进一步科学灵活配置空间,因地制宜引入和打造特色项目,使民生综合体成为一个不断适应民生需求发展而不断丰富提升、有生命力的实体。”董红亚说。

现场,文新街道和双浦镇负责人分别从探索综合体“服务十法”、打造数字化平台、个性定制服务空间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

“‘服务十法’包括一室多用、课程排班、网上预约等。”文新街道负责人介绍,“像我们的阳光书房既是居民学习的场所,也是中小学生的四点半课堂,可以避免场地空间、时间的浪费。”

标签: 西湖 综合体 请你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