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鹏:我在杭州为亚运“降碳”

2021-10-19 23:20:22

扫描二维码 观看精彩视频

杭州日报讯 体育场内设置了千米环屏,体育场外南北双塔变身“空中高清大屏”,还多了一圈橙红相间的空中跑道……初秋时节,改造一年有余的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已展露新姿。

然而,陈若鹏的工作并没有一刻停歇,他正在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记录数据,并将其和同类场馆的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开出合理的“降碳诊断书”。

日前,12名来自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业务骨干,收到了杭州亚组委颁布的聘书,受聘成为亚运会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

1993年出生的新杭州人陈若鹏,正是其中的一员。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将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提供亚运交通零碳化配套建设、零碳智慧能源场馆、赛事场馆绿电交易等三大类13项专业化服务,服务“零碳”亚运。

“零碳”工程师助力“绿色亚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

“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绿色低碳’又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关键词,因此需要一支专业化、数字化的队伍,来保障亚运用电零碳化。”6年前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的陈若鹏,阳光、健谈,说起“零碳”工程师这个新身份,俨然像是行业里的老师傅。

随着近几年低碳经济、环保理念的逐步深入,杭州的供电企业逐渐从传统的供电服务延伸到现在的用户侧能效服务,陈若鹏也从一名“小白”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能效优化工作经验的“降碳”专家。也正是这6年的积累,让他从此次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零碳”工程师队伍选拔中脱颖而出。

“降碳”听上去很容易,但背后却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首先你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对用户用能进行准确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节能建议,并确保建议能落实到位。”陈若鹏说,“零碳”工程师一定要有数据敏感性,为用户做用电量预测,从而给用户制定更合理的能源运行方案。

黄龙体育中心“降碳”很智能

“其实,在去年黄龙体育中心开始改造时,我们已经把‘零碳’概念融入其中了。”站在黄龙体育中心配电房内,陈若鹏边记录数据边告诉记者,相比以前简单地帮场馆编制供电方案、隐患消缺外,现在,他要帮助这些场馆在建设、运营和后期管理中实现精准降碳。

“预计黄龙体育馆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可能用电量能达到400万度。”为减少不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向黄龙体育中心推广了“智慧场馆”能效实时管理平台,场馆内的水、电、气等各类设备全部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与这个平台相配合的是,在各级受电设备上还安装了一个智慧采集终端,它会把设备的状态、数据,传送到平台上。“平台不仅可以让我们工作人员随时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还可以提供能耗评估和节能建议,实现场馆节能的智慧化管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陈若鹏说。

除此之外,“零碳”工程师们还向杭州亚运场馆方大力推广设备监测、节能控制、智能智慧照明等绿色节能新技术。“智慧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自动识别场馆内有无人员,如果场馆内没有人,它就会自动关停相应的照明设施和空调。”陈若鹏说。

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陈若鹏坦言,在今年举行的杭州亚运场馆集中亮灯仪式上,黄龙体育中心的智慧照明系统就出现了小Bug,没有真正达到智慧效果。“我们发现有个会议室内没人,但灯全都是亮的,系统并没有识别出来。目前,我们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优化解决。”

杭州亚运场馆装上了“双碳大脑”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亚运场馆建设和老场馆改造过程中,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创研发的“双碳大脑”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我们利用‘双碳大脑’‘光伏分舱’,因‘馆’制宜地开展场馆区域光伏潜力评估和规划,提供个性化光伏方案设计,增加清洁电占比,推动‘零碳亚运’行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针对亚运村区域,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通过“双碳大脑”分析,建议在未来社区邻里中心投建一个规模为14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预计一年可以减少74吨碳排放。

杭州明年亚运会期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将启动亚运史上首次“绿电交易”。允许用户通过属地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光伏、风力发电的绿电量交易,实现用电零碳排放的目标。“预计通过绿电交易及清洁能源供应,将可减少标准煤燃烧约1.97万吨。”

“我相信今后一提起杭州亚运会,‘绿色低碳’会是让全世界印象深刻的一个词。”陈若鹏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也将以打造“零碳”亚运为契机,形成经验样本,之后向全社会的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商圈等地方进行推广。

标签: 陈若鹏 杭州 亚运 降碳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