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表彰授牌。余杭区榜上有名,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份“国字号”荣誉彰显了余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成效,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实现了“双赢”。
近年来,余杭区将“生态立区”摆在区域发展首位。自2016年获评“国家生态区”后,我区及时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根据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领域、十大任务等34项具体指标,实施53项重点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结出丰硕之果,走出一条具有余杭特色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聚焦环境治理增值美丽基底
以“绿水青山”展现环境高水平保护
自2003年开始,余杭先后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域美丽领导小组、美丽余杭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市首创设立实体化运作的余杭区治水治气治废工作办公室。余杭创新建立以聚力发展、生态保护两种类型的镇街差异化考核机制,围绕西部五镇重要生态屏障设立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机制,2009年至2020年累计拨付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奖补资金8.85亿元,生态项目补助资金达15余亿元。同时,不断深化生态补偿制度,设立余杭——德清东苕溪流域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资金1000万元/年,闲林水库备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资金500万元/年,并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富村慧农”补助等。
近年来,余杭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三夺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获评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成功创建7条省市级美丽河湖。目前,全区生态红线面积109.6平方公里,占比11.6%,森林覆盖率达45.59%。
今年,余杭启动实施靓城行动“1466”计划,有8个镇街入选省级美丽城镇样板创建名单,全区规划保留建制村(87个村)实现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
坚持转型创新构建美丽经济
以“绿色低碳”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余杭累计淘汰整治各类高污染燃料锅炉755余台、高污染燃料茶水炉640个,工业煤炭消耗量从70.58万吨/年削减至0,建成全市(除主城区外)首个工业无燃煤区;关停淘汰重污染高能耗企业425家、“低散乱”生产经营单位19038家。2020年,余杭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2个,获评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同时,余杭深入推进之江实验室等科研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制造业为基石的绿色发展产业体系。今年成功位列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全国第五、全省第一,上半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47.60亿元,占GDP比重为62.5%,总量全市第一,领跑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9.16亿元。
深化绿色创建共享美好家园
以“生态品质”成就公众高品位生活
近年来,余杭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5%、无害化率达100%,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率、处置率均达到100%,垃圾革命的“余杭模式”曾被评为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百丈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镇”,有着丰富的森林碳汇资源。该镇与浙江农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以半山村为研究对象,全国首创村级尺度的碳排放碳汇测算方案,为减排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目前,余杭有5个镇街、村社已申报省级试点,百丈镇被列入杭州市首批低碳镇街,未来科技城被列入杭州市首批低碳园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