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9月30日,《朗读者》节目的象征性标识——朗读亭,重回杭州。
位置就在拱墅区的桥西历史街区上,拱宸桥码头出口处。站在里面,一眼可以看到拱宸桥。
朗读亭,高3.2米,占地约2.5平方米,古朴雅致。随着《朗读者》第一二季的播出,它一度成为很多人的“树洞”。
这是朗读亭第三次来到大运河畔,大概会停留1个月。每天上午11点到晚上7点开放。
如果你有故事可以分享,可以去朗读亭里,用完全没人打扰的5分钟时间,把它朗读出来。
朗读的内容,可以自己准备,像写给某个人的一封信或喜爱的名家名篇。如果没准备也没有关系,导演准备了不少素材,大家也可以从中挑选喜欢的片段。
9天来,有30多位朗读者走进朗读亭,分享自己的故事。
张露莎:《爱笑的种子》送给奶奶
张露莎今年28岁,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来到朗读亭,朗读了一首《笑的种子》。
《笑的种子》
作者:李广田
把一粒笑的种子
深深地种在心底,
纵是块忧郁的土地,
也滋长了这一粒种子。
笑的种子发了芽,
笑的种子又开了花,
花开在颤着的树叶里,
也开在道旁的浅草里。
尖塔的十字架上
开着笑的花,
飘在天空的白云里
也开着笑的花。
播种者现在何所呢,
那个流浪的小孩子?
永记得你那偶然的笑,
虽然不知道你的名字。
这首诗,是她送给家人和已经去世的奶奶的。
当她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时,她脑海里浮现的是奶奶的脸,“奶奶是一个爱笑的,她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笑的面对,从小我没有见过奶奶有过烦心事。”
长大一点,张露莎问奶奶,为什么你从来都是开心的,难道你没有烦心事吗?
奶奶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情。你把心情写在脸上,别人看见了,也会不开心。这样,就把自己的事和麻烦的心情带给了别人。不管啥事,都要笑着面对,总会解决的,而且还会更好。
张露莎说,从那次之后,直到现在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学着奶奶那样笑着去面对,然后我发现,世界真的不一样了。
蔡华:自己创作的《志愿者》送给每一位志愿者
蔡华,62岁,是一名退休工人。他朗读的《志愿者》是自己写的。
《志愿者》
作者:蔡华
运河南端,拱宸桥旁,活跃一群,大伯大妈。
初心驿站,烧水送茶,游客问询,热情回答。
文明做事,诚信做人,环境卫生,积极做好。
游客朋友,纷纷点赞,抗疫一线,身影随现。
防诈宣传,耐心讲解,生动易记,市民称赞。
配合公安,做起义警,马路执勤,广场巡逻。
哪里需要,哪里站岗,风里雨里,从不叫苦。
和谐氛围,齐心创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大家都好,才是真好。
蔡华说,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自身边的志愿者们,也想将它送给杭州千千万万的志愿者。
蔡华加入志愿者队伍,是从退休后开始的。
去年9月,他加入拱宸桥街道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为运河大妈、拱宸大伯中的一份子。平时,大家一起为来运河边游玩的游客服务。遇到刮风下雨,会四处巡查。临时有任务,大家也会争抢着去干。
"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我们还在努力发挥余热,为了我们的城市更美更好,付出我们这个年纪该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