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丰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1-09-09 14:53:31

日前,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指数”,评估对象涉及中国大陆全部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城市科技创新综合指数,马鞍山市排名第59位;城市科技创新总量指数,马鞍山市排名第83位;城市科技创新效率指数,马鞍山市排名第25位。

“对于马鞍山这类体量的城市来说,相对靠前的排名来之不易。”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科技监督科科长杨思亮感慨道,“这既与马鞍山市上下对科技创新的持续关注分不开,也得益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年来,马鞍山市依托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优化创新生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搭建创新台,加快推进成果转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智造名城”马鞍山,正通过创新,让“马鞍山智造”更加光彩夺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马鞍山智造”换挡提速

科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自主创新则是引擎。

距今5300多年的凌家滩遗址,被誉为神秘的玉器“古国”,高超的钻孔技术让人叹为观止。如今,在马鞍山的城市血脉中,革故鼎新的创新活力奔涌不息。

宝武马钢,为中国标准动车组穿上马钢高速“跑鞋”,改写国外厂家垄断中国高铁车轮市场的历史;汉马科技集团,跻身中国汽车(商用车)企业创新榜十强;徽柴集团,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国内同行业第一……如今的“马鞍山智造”叫响全国,蜚声海外。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自2018年4月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马鞍山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建设任务,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全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为主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依靠“第一动力”助推马鞍山“提速快跑”。

创新制度保障不断加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马鞍山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马鞍山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马鞍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关于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强“桥头堡”当好“排头兵”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

马鞍山市聚焦创新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一把手”主抓、“一揽子”统筹、“一条线”贯穿、“一盘棋”推进,全力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路径。2018年以来,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亩均效益评价,以亩均论英雄,优化资源配置,倒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确保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整合优化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全市财政科技累计支出34.53亿元。2020年,财政科技支出12.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4.54%,有力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水明显提升

经过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建设,全市综合创新能力、经济发展质量、创新台发展层次、创新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马鞍山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从马钢“一枝独秀”向新兴产业“百花争艳”衍变,从“滨江不见江”向“亲江又亲绿”拓变。

创新能力指数稳步上升。在全国创新型城市的排名中,由2019年的39位上升至38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7年的2.61%提高至2.87%,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居全省第4。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86户;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由2017年的29.1%增加至50.09%;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比重由2017年的1.28%提升至1.9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7年的16件增至29.6件,居全省第3。创建以来,全市5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奖,获奖数是前五年之和。

创新台建设成效明显。马钢“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华菱汽车工业设计中心跻身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行列,成为国内重型商用汽车行业首个获得认定的中心;中冶华天、中钢天源、科达洁能新组建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一室一中心”实现零的突破,马钢“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中钢矿院“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获批。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30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162家,创新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幅跃升。

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2018年以来,全市引进副高职称以上“龙马”工程高层次人才360人,以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骏马”工程青年人才1.3万人,柔引进“驿马”工程人才256人。培育优秀青年创业人才(团队)60个,引进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家,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0个。中钢矿院王运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钢矿院、海思达机器人、连丰种业、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等4家院士工作站获得省级备案。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壮大,必须依靠创新。一座城市的发展壮大,也必将得益于这个时代的主题。在推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进程中,紧扣“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聚焦高质量和一体化发展,围绕创新发展全要素,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2021年4月25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马钢“工业大脑”精彩亮相本次峰会。中国宝武马钢结合生产实际,马钢以管控中心、智控中心建设为核心,建立高效协同管控机制,整合原有操控界面和操控系统,提升现场自动化水与智能装备应用,打破时空物理边界,构建智慧时代下与未来钢铁高度契合的“1个智慧中枢(运营管控中心)+4个智控中心(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的新型管控模式,打造马钢“工业大脑”和钢铁行业示范引领的智慧工厂。以大数据为基石,孕育数字孪生体,讲述“数字钢坯”“数字钢卷”的前世今生,打造钢铁行业示范引领的智慧工厂,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截至2020年底,马钢股份集中化指数提升28.3%,无人化指数提升10.3%,远程化指数实现“0”的突破,服务上线指数提升65%,有力地推动了马钢由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的转型升级。2020年,宝武马钢钢产量突破2000万吨,人均年钢产量1010吨,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总产值)315.47万元/人年。

这只是马鞍山市高擎创新驱动大旗,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突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7年的18.7%提高至34.6%,提升了1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7年的34.1%提高至42.2%,增长8.1个百分点,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把握“第一动力”,增添无限活力。随着马鞍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在不断集聚和裂变的创新过程中,马鞍山将锚定新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开放协同创新步伐,奋力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加速迈向“智造名城”。

(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蒋李炎)

标签: 马鞍山市 创新型城市 建设成果 创新 动力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