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小金’”发挥好人模范力量,红话筒宣讲志愿服务队给孩子们讲党史……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有9支志愿服务队、12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群众“家门口”,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深深融入群众生活,让文明实践活动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口碑、聚起了人气。
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如何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马鞍山市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方式,积极宣讲党的政策、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所46个、站575个、行业站点236个,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马鞍山市各地,激发出了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巨大活力。
整合各类资源 共筑文明“家园”
8月初,佳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书画创作室内,墨香四溢。东湖社区居民余本胜等人在此铺纸挥毫。“以前只能在露天写写书法,开展活动,现在这环境没得说!”余本胜放下笔高兴地说。退休后他热心公益,如今还担任社区小喇叭交通志愿服务队队长,为社区群众服务。志愿服务让他充满活力,让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既是文明家园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
在楼上的未成年人活动室,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格林社区组织的科普课程在这里开展。辖区孩子们在文明实践所内搭建积木、学习科普知识,度过快乐时光。在旁边的展架上,格林社区2021年每月的科普课程一览无余。
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老人们的幸福驿站。不仅如此,佳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是群众的学习主阵地、文化大舞台、文明新载体。
“居民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佳山乡文明办主任聂凤丹介绍,按照“七个有”要求,佳山乡投资约500万元,融合乡综合文化站、妇联、工会、老教委、格林社区和印山村“六合一”资源,积极打造“1+16+22+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搭建文明实践所站的基础上,将文明实践点建在居民小区,促进资源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成为全市首批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佳山乡在夯实文明实践阵地的同时,探索“党建+实践”融合之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乡村春晚、百场科普报告进社区、清洁家园志愿服务、“七一”音乐党课……多姿多彩的活动集聚了人气,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乐在其中。
释放志愿热情 播撒文明“种子”
“老金,帮我瞅瞅我家电风扇出了啥问题?”8月14日中午,颐园世家居民叶荣民把风扇搬到了佳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金元伟工作室。金元伟拿抹布擦干净手上油污,拆开面板,检查电机,发现线圈坏了,“问题不大,修好我给你送到家。”
“安徽好人”金元伟带领蒲公英家政志愿服务队,为居民免费维修家电、清洗空调、疏通管道、爱心理发,好口碑不胫而走。“老金心肠很热,他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叶荣民说道。
今年,佳山乡将工作室升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里外焕然一新。金元伟边忙活边告诉记者,他每天按时值班,有需要他随叫随到,“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要服务于民,这就是我的永恒追求!”
“金元伟”们汇聚一处,处处流动“志愿红”。今年,佳山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分队,下辖9支志愿服务队小队,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的基础上,构建“1+9+N”志愿服务体系,走出一条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红帽子党员志愿服务队、红话筒宣讲志愿服务队、蒲公英家政志愿服务队、布谷鸟少儿志愿服务队、夕阳红法律志愿服务队、小喇叭交通志愿服务队、蓝精灵文艺志愿服务队、啄木鸟医护志愿服务队、萤火虫义警志愿服务队……9支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在全乡范围内为居民服务。(作者: 季晨辰 通讯员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