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张猛
“这西瓜皮脆瓤甜,水分也多,好吃!”5月22日上午,来自周口中心城区的夏先生品尝了西华县西夏亭镇的小西瓜后连连称赞。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西华县西夏亭镇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培育小瓜果种植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目前,全镇已建设小香瓜温室大棚870个,占地1672余亩,以展庄村为中心带动周边十多个行政村发展,吸纳4000余名群众务工就业,有效解决了闲散人员与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
“我镇展庄行政村种植小瓜果已有18年的历史,因其具有特色,效益也比较好,带动本村更多的村民种植。”西夏亭镇镇长张涛介绍,2019年7月1日,该镇展庄村民自发为主投资1800万元,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温室蔬菜大棚256座(516亩),简易钢结构蔬菜棚331个(480亩),钢结构日光温棚1座(3.5亩),年产香瓜960吨左右,秋冬季可产芹菜3700吨左右、叶菜500吨左右,年产总值达1500万元以上,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800余人到合作社务工,其中监测户及边缘户200余人。其合作社与周口、漯河、郑州、南阳、信阳等蔬菜瓜果销售人员进行合作,销售渠道畅通,并与河南农科院等多家权威机构技术合作,有效保证技术、产量和产品安全。
为了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西夏亭镇政府协同合作社组织种植户,多次赴山东寿光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增强了加快发展日光温室的信心和决心。抓住发展机遇,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发展小香瓜的益处。并多次组织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种植户到展庄行政村实地考察,让小香瓜、小西瓜等瓜果种植户现身说法,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种植业。同时通过聘请专家讲技术、组织种植大户讲效益等方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特色农业的广阔前景,有效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参与日光温室小香瓜种植业上来。
品牌有助于产业发展壮大。西夏亭镇以日光温室种植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和特色种植,全力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日光温室种植经验,最终形成区域优势,树立地方品牌。为适应当前形势,该镇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申请注册了“黄泛区香妃牌”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作了大型广告宣传牌,并请新华社记者拍摄图片,上网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同时加强流通环节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销并重,搞活流通,形成农产品营销网络,造就一批农村经纪人,吸引外来客商上门收购,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问题,该镇基地协会种植户崔秀英被省妇联授予“十大杰出女经纪人”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西夏亭镇政府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种植户的生产工程采用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态有机的发展操作模式。农户在专家指导下,所有肥料、农药严格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科学使用,施肥以沼液、沼渣、氨化发酵肥为主,农药全部为生物农药安全农药,果蔬品质优良、产量高,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为乡村环境美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西夏亭镇采取定价租赁、以粮补地等形式,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在不损害农户利益的前提下,把土地集中起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针对农户关注的电力、交通问题,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为解决树木遮阴问题,该镇积极协调申请林业部门现场设计,发放砍伐证;为解决小香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导致电力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该镇政府多方协调资金70多万元,增设四个电力台区,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用电难的问题;多方协调资金60多万元新修道路3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随着市场需求加大,种植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西夏亭镇政府按照“建基地、树品牌、促规模”的发展思路,通过政策指引、资金扶持、支部引领等措施,支持展庄村发展高标准设施产业大棚。通过积极协调,争取扶贫项目、中央财政资金等上级扶持资金460余万元,新建成占地470亩的高标准钢构大棚。同时,积极引进现代设施大棚种植技术,使原有的农产品提质升级,以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夏亭镇已建设温室大棚870个,占地1672余亩,带动周边杨庄、王庄、袁庄、前高、后朱、胡寨等十几个行政村加入,学习种植技术,调整农业种植模式。因改变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在得到土地租金之后还可到合作社打工,合作社每年吸收务工人员300多户、约600多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为社会闲散人员及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及技术上的支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从最初的各自为战到现在的规模集约化,西夏亭镇一直在不断摸索特色种植和广开销路,种出品牌,种出特色,发展小香瓜产业经验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河南经济报、周口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