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以来,萧县持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政策措施,有力推进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加速完善组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全产业链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打造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萧县样板”,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注重“力量整合”,做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平台,将金穗合作社、福瑞泽供销社等分散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组建基层社,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除统一为全县23个乡镇实施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等一条龙技术支持外,还为托管的土地提供高效、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突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整合土地资源、组织动员农户、协调邻里土地纠纷等服务,强化“力量整合”,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目前,该县已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基础上,发展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1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植保等)476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67家、农业企业26家、其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农业服务专业户等)347家,现有从业服务人员8320人,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12.95万亩,服务小农户23.2万户。
突出“三化联动”,构筑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
基地规模化。该县以黄河故道园艺场为基础,整合东阁园艺场打造5万亩优质早熟梨基地;以苗山园艺总场为核心,连片打造6万亩葡萄基地;以圣泉镇郑腰庄2万亩萧国圣桃基地为基础,向东南山区扩展,打造呈线状分布的10万亩干杂果基地;以金鸽面粉、明亮面粉等为龙头,打造小麦加工业集群;以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虹光投资集团为龙头,打造玉米加工业集群。目前,该县产业集中度达80%以上,为推广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统供统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条件。
服务统一化。该县立足县域实际、紧盯市场需求,统一推行以良策、良种、良法、良肥、良药、良机、良人、良效为主要内容的“八良法”农业社会化服务“萧县经验”。积极依托91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为各家庭农场、农业服务专业户、小农户实施耕、种、管、收、销一条龙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位一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营销品牌化。该县以孙圩子、青龙、石林等乡镇6万亩胡萝卜基地为依托,大力拓展“橙色”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经济;以杜楼镇、马井镇等为主的4000亩芦笋基地为基础,大力发展以芦笋为代表的“绿色”农产品经济;推广“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贫困户”葡萄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带动、辐射周边果农发展以葡萄为代表的“紫色”产业农产品经济;依托“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的产业优势,壮大辣椒产业规模,成功打造以辣椒产业为代表的“红色”产业农产品经济;大力推广“高床养殖+山林放牧”生产模式,通过吸收群众务工和收购散养白山羊等方式,成功打造以白山羊为代表“白色”产业农产品经济。萧县“五彩”农业品牌享誉全国。
聚焦“多元需求”,探索实施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大力实施“村集体+服务组织+农户”三位一体联动服务模式,确保粮食增产、多方受益。以党组织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引领,因地制宜开展农户土地规模集约经营,自主或委托专业服务组织发展以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将村集体组织协调优势、服务组织专业服务优势与农户生产需求有机衔接,充分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村集体创收、服务组织获益”多方共赢。目前,该县已有186个行政村实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1万亩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253个村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挂牌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探索实行“固定收益”“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等多种利益共享分配模式,构建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有机衔接的全产业链体系,让小农户更多享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增值收益,助力更多小农户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时,创新建立保险、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协同联动机制,依托现有农业信贷担保“劝耕贷”、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及收入保险等信贷、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贷、服务质量保险等新产品,着力加速完善“保险+银行+担保”“三位一体”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张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