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3月7日,全省乡村振兴系统工作会议召开。郸城县受邀围绕防返贫监测帮扶、健康保障等方面作交流发言,突出“统”字破难题、坚持“精”字兜底线、紧盯“管”字保长效的“三字诀”郸城经验在全省推广。
据悉,该县坚持把防止因病返贫致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招,统筹推进政策衔接和工作落实,与县卫健、医保等部门一道,共同推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突出“统”字破难题
该县坚持县委县政府统揽、乡村振兴局统筹、卫健医保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听汇报、作指示。县处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到分包乡镇和联系部门督导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全县19个乡镇和各行业部门履职尽责,高效精准推动防止因病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局统筹。县乡村振兴局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组织12家行业部门,制定了《郸城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行业部门政策到户到人清单》,梳理出卫健、医保帮扶政策22项,其中延续7项、优化5项、调整5项、新增5项,确保了过渡期内医疗保障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整合医疗资源。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持续整合医疗资源,组建了4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融合联动发展,从县级医疗机构下派乡镇卫生院长18名、副院长19名,394名县级骨干医师长期在基层进行对口帮扶,16个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开展科室共建,培养基层全科医生142人,为防止因病返贫致贫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精”字兜底线
该县乡村振兴局深化与医保部门的工作衔接,把精准贯穿始终。坚持精准施策。组织卫健、医保、财政等部门,成立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特殊群体审核认定工作组,将核准身份信息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因底数不清等原因导致的断保、漏保问题,确保困难群众人员信息核对、登记、录入准确无误,为医保倾斜政策落实提供支撑。坚持精准帮扶。加大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重症慢病鉴定工作力度,2021年以来,通过大数据比对,先后3次对全县疑似需提醒办理门诊重症慢性病的困难群众进行走访,对“三类户”6934人慢病核查实现全覆盖,建立管理台账,确保应办尽办。坚持精准监测。依托医保信息系统,定期筛查,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落实各项医保待遇;设定预警线,对当年累计医疗支出超过预警线的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全县已提交预警人员1311人,并建立了帮扶台账。坚持精准服务。推行“三保险两救助一免除”,对“30种大病”患者常规治疗合规医疗费用自付部分政府兜底。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确保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达到90%。实施“先诊疗、后付费”,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行按病种付费,最大限度降低就医成本。
紧盯“管”字保长效
该县乡村振兴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实行动态管理。将健康监测人口纳入乡村振兴动态管理系统,建立“一核实三监测五精准”健康动态监测与救助监测机制。围绕健康状况、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政策落实等,加强对“三类人群”等重点群体的分类监测和精细管理。强化慢病管理。围绕脱贫户和监测户,建立慢性病患者台账,改革慢病管理流程,把30种特殊慢病下放乡镇卫生院管理,为每个慢病患者确定1名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开展针对性健康检查和用药指导,需转诊的,做好医生和病床预约服务,减轻看病就医负担。抓牢源头管理。强化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推行“基础包”“个性包”两种模式,签约脱贫人口12.8万人,监测对象1.09万人,实现签约率、随访服务率两个100%。扎实开展健康义诊,每年对全县130个脱贫村开展两轮免费健康义诊巡诊,切实提高防病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因病返贫致贫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③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