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刘飞
商水县邓城镇牛张庄村,一个农家小院里,36岁的李东峰正和68岁的父亲李军良坐在饭桌旁进行年终盘点,二人通过晒收入,比技能,论输赢。
2021年9月份,李东峰种植的8亩猕猴桃第一年挂果,虽亩产只有1000斤,但每斤可以卖到10元以上,除去各项投资,亩均收入达6000余元。李军良的2亩地收完小麦种玉米,夏秋两季平均亩产1200斤,除去各项投资,亩均收入才1200元。
算账对比,李东峰的种地收入高出父亲一大截儿。李军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这个种田‘老把式’,确实落伍了!”
2019年除夕,却是另一番场景,父子俩坐在桌子旁,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在外地干装修,一年收入四五万元,现在竟幻想返乡种植猕猴桃致富,你脑子是不是坏掉了。"父亲怒气冲冲地说。
“家里有地、有孩子,你和母亲年龄大了,我想帮帮你们。再说,我考察过市场,也钻研过猕猴桃种植技术,我有信心创业成功。”李东峰分辩道。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再说种植果树投资大、周期长、有风险,哪有外出挣钱稳当?”李军良沉默片刻,劝说道。
“要不,咱打个赌,两年之内看谁种地收入高,如果我输了,就心甘情愿外出务工!”李东峰斩钉截铁地说。
见儿子铁下心种植猕猴桃,李军良说:“赌就赌!咱家10亩地,我种2亩,你种8亩,到年底按亩均收入算账。”
为降低成本,李东峰从外地买来一批猕猴桃砧木和结穗,按照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方法进行嫁接,先后嫁接了翠香、瑞玉、阳光金果、金实一号等2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的口感,他都了然于心。
为提高猕猴桃的品质,他把邻村“无人问津”的畜粪“变废为宝”,通过发酵转化为有机肥,喷施到果园里。“要想果品好,就得重用农家肥、有机肥,少用化肥、补充生物菌肥。”讲起种植诀窍,李东峰有说不完的话。
在种地方面,父子俩的观念迥然不同。果园里一旦长草,父亲立即拿起锄头除草。李东峰连忙阻止:“果园生草利大于弊,不仅能保持土壤结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利于蚯蚓繁殖,促进土壤水稳性固粒结构的形成。”父亲听完,气得直跳脚,“我种了几十年地,还没有听说田里长草有好处哩!”
第一年,父亲的2亩地,小麦和玉米大丰收,除去投资,亩均收入1300元。而李东锋种的猕猴桃,才抽枝吐叶,刚长成苗木。饭桌上,父亲得意地呷了一口小酒,拍了拍李东锋的肩膀:“儿子,你可要加把劲呀!”
2021年9月份,李东峰种植的8亩猕猴桃挂果了。由于采取了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猕猴桃不仅果肉鲜亮,晶莹剔透,而且口感软嫩,香甜可口。更让人称奇的是,果肉的颜色啥样都有,红心的、黄心的、绿心的……
观念一变天地宽。为打通销路,李东峰通过开淘宝店、直播带货、微信群“圈粉”等形式进行销售,每斤猕猴桃卖到1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仅微信固定客户就有300多人。他还积极参加市县两级举办的品牌培训课程、名优产品展销会和推介会等,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标签: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