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优质公共阅读服务阵地 让市民身处“图书馆之城”

2021-09-07 09:04:51

8月30日,以阅读为乐的2021“南国书香节”正式闭幕。在为期十天的节庆期间,南国书香节深圳分会场共迎来二十余万读者,各大书城周末客流量同比日周末增长5%—10%,总客流突破35万人次,各大书城销售额同比增长20%—50%,销售总额累计超708万元。

年来,深圳大量建设图书馆、书城、书吧等,为市民提供公共阅读服务阵地,其密度之高居全国前列。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公布的2021年“绿色图书馆奖”最终入围名单中,开馆仅两年的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位居榜眼,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图书馆。

如今,阅读已经成为深圳一个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为涵养城市文明、激发创新潜能注入了活力。

书香四溢萦绕鹏城

如果问深圳的家长在暑假最爱带孩子去哪个地方?答案最大可能是图书馆。在这个夏天,深圳覆盖全市的图书馆,成为广大市民、特别是孩子们暑期畅游知识海洋的好去处。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其中,“图书馆之城”建设入选其中。

“图书馆之城”是一个形象的概念,即把深圳建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网,以全市已有、在建和将建的图书馆网点和数字网络为基础,联合各图书情报系统,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达到提供丰富资讯、支持终身学、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为“图书馆之城”建造有形的空间载体,截至2020年底,深圳全市共有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1012个,公共图书馆(室)包括一个中心馆+11个市、区馆+698个基层馆,自助图书馆包括235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67个书香亭。这些星罗棋布、遍布全城的公共图书馆横向联合,纵向辐射,让市民身处“图书馆之城”,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

除此以外,深圳年来还涌现出一批设计精美、主题鲜明、富含科技感的新型阅读空间,各具特色、各有内涵,如深圳图书馆的南书房、创客空间;罗湖区图书馆的“悠·图书馆”系列;盐田区图书馆的“智慧书房”系列;宝安区图书馆社区阅读中心;龙岗区图书馆特色分馆;福田区图书馆南园街道玉田社区24小时图书馆;南山区图书馆“南山书房”;光明区传麒山图书馆;坪山区图书馆“客家特藏馆”等。

以图书馆服务的开放、便利与快捷为牵引,深圳实现社会民众广泛的阅读参与。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居民的阅读率、阅读量、阅读时长、数字化阅读等指标数据均高于全国均水。深圳居民均阅读纸质图书8.86本,高于4.70本的全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深圳居民均阅读电子图书12.13本,远高于3.29本的全国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走在深圳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是街区书屋和特色书店,图书馆里座无虚席,周末的书城人头涌动,整个城市弥漫着浓郁的读书氛围。只要图书馆开馆,每天早晨都有市民在排长队准备进馆学。24小时书吧的灯自开业之日起,就从未熄灭过,至今已有15万多个小时。

一座商潮涌动的城市处处弥漫着书香,深圳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的崇尚,充分体现在市民的阅读活动和文化自觉中。深圳倡导全民阅读,不断推动读书浪潮,已连续多年保持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

除了书城等大型图书馆,在家门口的街道、社区图书馆,整洁雅致的阅读空间里也同样坐满了学充电的市民。

在深圳,读者只需拥有一张“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就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加入统一服务的任何一家图书馆享受无差别的办证、阅览、借还、互联网访问、数字资源查阅等服务,真正实现“一证走遍全城、一体共享资源、一站获取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383家公共图书馆(室)和302台自助图书馆加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实现“通借通还”。

以阅读为基础,各种高品质的文化也在滋养着深圳人的精神世界。

“4·23粤港澳共读半小时”、“阅在深秋”大型户外公共读书活动、“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人文讲坛”……深圳人常与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在对话中启迪思想、净化心灵。

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从2015年的9824场增至2019年的1.76万场,参与读者从2015年的363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620万人次,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市公共图书馆仍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28万场,参与读者670万人次,其中,线上活动3900余场,参与人数480万人次。

(南方日报记者 崔璨 朱洪波)

标签: 深圳 优质 公共 阅读阵地 图书馆之城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