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站是目前为止安徽省最大的高速铁路枢纽站。记者从合肥市“五年看点”集中采访中获悉,合肥南站计划引入沪汉蓉铁路、沪渝蓉高铁、蚌合福高铁等,增建4台8线城际场,总规模达16台34线,这也意味着,建成后合肥南站将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高铁站。
合肥南站扩建后总规模达16台34线
目前,合肥南站站场规模12台26线,站房10万平方米,计划结合沪渝蓉高铁增建4台8线城际场,总规模达16台34线,主要引入沪汉蓉铁路、沪渝蓉高铁、蚌合福高铁。
从目前中国高铁站规模排行榜来看,排名第一的是西安北站,站场规模18台34线,排名第二的郑州东站则为16台34线,合肥南站扩建后站场规模将与郑州东站一样,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高铁站。
合肥南站还将扩建合肥南站城际场,最终形成北沿江高铁主线沪渝蓉高铁、沪汉蓉铁路、合安高铁、商合杭高铁、合康高铁以及城际铁路等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省第一大铁路枢纽。
从合肥铁路来看,枢纽布局合肥站、合肥南站、新合肥西站三大主客站,合肥市计划扩建肥东站,构建东部客运新枢纽。
除了合肥南站外,合肥站站场规模5台12线,站房2.8万平方米,主要引入淮南铁路、宁西铁路、合九铁路、商合杭高铁;新合肥西站站场规模8台18线,站房8万平方米,主要引入合安高铁、合新高铁,兼顾商合杭、蚌合福高铁;肥东站现站场规模2台8线,结合沪渝蓉高铁增建2台6线,总规模达4台14线,同时新建3万平方米南站房,主要引入沪汉蓉铁路、沪渝蓉高铁、商合杭高铁。
沪渝蓉高铁枢纽内将建直通线
根据沪渝蓉高铁引入方案,沪渝蓉高铁引入枢纽计划增建合肥站~肥东站三四线23公里、新合肥西站~合九线路所三四线18.4公里,双墩集~大包郢三四线12.2公里,以上总投资约53.6亿元。
此外,沪渝蓉高铁枢纽内还建直通线,联接既有合宁、合武铁路。新建线路长38.2公里,投资约168.9亿元【其中城际场(含)至长安集站间投资约105.1亿元】。
从货场布局看,合肥枢纽引入淮南铁路、宁西铁路、合九铁路,布局货车外绕线、合九联络线,实现“客走内、货走外”运输模式。布局合肥北1个一级物流基地,岗集、南岗(小庙)、派河港、桥头集4个三级物流基地,形成“1+4”物流基地布局。
将形成13个方向超“时钟型”高铁辐射网络
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合肥为“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沿江通道重要交汇点,全国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
目前,合肥市已建成合宁铁路、合武铁路、合蚌高铁、合福高铁、合阜高铁、合杭高铁、合安高铁等7条高铁,辐射7个方向。建成高铁里程524.3公里,密度458公里/万平方公里,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
同时,合肥市在建合新高铁(计划2024年6月建成),沟通胶东半岛方向;在建巢马城际(计划2025年通车) ,连接南沿江高铁,加密沟通上海方向。2个项目合计里程62.6公里。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合肥市还将实施沪渝蓉高铁合肥~上海段、沪渝蓉高铁合肥~武汉段、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安康高铁、合肥~池州城际(庐江~池州~黄山~温州)等4个大通道项目,加密沟通东向、西向、西北、东南等4个方向。4项目合计里程约180公里。
“以上13条线,将形成对外13个方向超‘时钟型’高铁辐射网络。”合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铁里程和密度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合肥市建成运营普速铁路合计360.3公里;建成运营高(快)速铁路合计524.3公里。建成铁路总里程884.6公里,铁路网密度达772.9公里/万平方公里,建成高铁里程和密度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铁路网络更加完善。
目前,合肥已与全国133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高铁直达(含4大直辖市,19个省会城市),实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上海、杭州,3小时到郑州,4小时到北京和福州,合肥高铁当日往返通勤圈已经形成并不断扩展,通达能力大幅增强。
同时,肥西、庐江两县随合安高铁开通纳入全国高铁网,全域实现县县通高铁。今年1月20日铁路大调图后,利用合福高铁、宁安城际、合安高铁,实现长三角首开闭环列车(6列/日)。
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积极争取上海局支持,合肥至上海间2小时内标杆列车开行4对,合肥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出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推进开工市域铁路S1机场线
据悉,合肥市将继续扎实推进铁路建设,立足构建合肥到省内其他设区市1小时通达,到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高铁网络。
“推进开工市域铁路S1机场线,启动合巢市域线等建设方案研究。”相关负责人说,合肥将规划实施多层次轨道交通,促进合肥都市圈城市间互联互通,做好重点场站建设方案研究,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除此之外,合肥还将推进新合肥西站、合新高铁、巢马城际、铜陵港江北港铁路专用线有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