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五年获得全国普法先进城市,实现“三连冠”并有望蝉联“四连冠”;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连续七年“双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居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第一方阵;全市建成2006个智慧平安小区……5年来,合肥以最硬措施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大力推进法治合肥平安合肥建设,大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将平安与法治打造成合肥的金字招牌,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市建成智慧平安小区2006个
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如何做好百姓的“守护神”、“贴心人”,合肥公安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小区改造以后,进出都是自动识别,外面人不能随便进来,我们感到踏实多了。”复兴家园居民张志银的安全感,源自于智慧平安小区的建设。该小区是回迁安置小区,由于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入户盗窃等案件在过去时有发生。
2020年完成智慧平安小区改造后,这种情况几乎绝迹,“2019年全年发生各类案件约36起,2020年可防性案件发案2起,同比下降80%,今年截至目前零发案。”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吕晓燕用一组数据直观地描述了小区的变化。门禁道闸自动识别、防高空抛物监控、无线烟感设备……这套由合肥公安和科大讯飞联合研发的“智慧平安社区管理系统”,不仅为小区装上了“平安锁”,小区实时鲜活的感知数据也与相关智能部门共享共建,为小区治理植入了“智能芯”。
发生在复兴家园的变化,只是全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公安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全力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智慧平安小区2006个,建成小区可防性案件发案下降80%,其中82.05%的小区实现零发案。通过智慧平安小区应用抓获网上逃犯等嫌疑人150人,破获各类案件223起。据悉,合肥将在2022年基本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俯身服务群众,铁腕打击犯罪,在守护平安的路上,合肥公安“两手抓”“两手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合肥公安聚焦依法严惩、“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行业整治、固本强基等重点工作,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30件,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91件,立九类案件5268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7.12亿元,3年侦办涉黑案件、涉恶犯罪集团案件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省会及计划单列市的第7位、第10位。常态化开展扫黄禁赌、治安乱点“推磨转圈”式集中清查整治、“守护平安”等系列行动,2020年黄赌警情全省占比降至14.6%,电诈警情在全国整体上升10%以上的情况下逆势下降5.54%。
公共法律服务可触可及
5年前借给朋友10万元,出于信任没有让其写下欠条,不想从此之后,朋友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借出的钱如石沉大海。今年8月,一直压在长丰双墩居民李斌心头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在双墩司法所的多次调解下,朋友终于答应今年底之前还清欠款,并写下了承诺书。
知法、守法、用法,得益于普法宣传的入心入脑,李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捷径。“为了方便给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我们开通了线上和线下的两条渠道。”双墩司法所所长任为柱告诉记者,线上,群众可以通过办公电话、县司法局微信官网、12348热线、无人律所进行免费法律咨询,线下,司法所开设的办事窗口,每天都有律师和工作人员为来访群众答疑解惑。
双墩司法所“无人律所”的投入使用,在合肥尚属首创。8月18日,记者在司法所办事大厅看到,“无人律所”类似于常见的ATM机,群众进入后通过身份验证,就可以根据提示自行点击按键,进行在线法律咨询,“我们和30多家律所合作,群众每次可以享受30分钟的线上法律咨询服务。”任为柱介绍。
在合肥,通过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公共法律服务可触可及。据悉,全市目前已建成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4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529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413个村(居)法律服务微信群。12348安徽法网开通合肥店铺490家,上架包括律师服务、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在内的合肥法律服务产品2321件。
窥一叶而知秋,公共法律服务的完善,折射出的是合肥法治建设进步。连续十五年获得全国普法先进城市,实现“三连冠”并有望蝉联“四连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获评全国先进集体;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连续十二年位居第一;合肥市政府获评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些法治成绩的取得,证明了合肥发展的日新月异,见证了全市上下一心、法治合肥建设的实干征程。
“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
老旧小区管理不到位,脏乱差、案件高发,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解决这一“痛点”?以小区这一社会治理最小单元为基础,推进网格化管理,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社会服务是合肥的破题之解。
毁绿种菜、环境脏乱、活动设施匮乏、物业不作为……长期以来,长淮街道火车站社区宝文国际花园的居民因为小区存在的这些问题颇有怨言,“就拿楼道门锁坏来说吧,以前遇到这种事,跟物业反映几个月都没人修。”居民李志友告诉记者,随着网格共治委员会的成立,过去小区存在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为了照顾一些居民的种菜需求,小区在公共位置开辟出一片空间,设置“益”米菜园,制定公约,“由居民提出申请,在划定的菜园区域内,在由社区提供的盆子里种菜,如果违反公约的话就将取消资格。”该社区党委书记薛卫兰告诉记者,社区结合实际,提出“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美好生活共同体”,建设了“家门口服务站”,分为基层党建、协商自治、文体活动三大板块,后期增加了便民服务和公益兴趣版块。经过网格共治委员会成员共同努力,小区居民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生活的关心,增加了邻里感情,通过加强与物业公司的沟通,居民参与共治,解决了不少小区治理的难点问题。
这样的网格是长淮街道三级网格组织中的一级。据介绍,近年来长淮街道在瑶海区率先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根据街情共划分51个网格(11个专属网格,40个基础网格),构建了三级网格组织体系:街道为一级网格,街道党工委书记为一级网格长;社区为二级网格,社区书记为二级网格长;三级网格长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2020年3月,该街道全面推行网格信息化工作,切实加强数据采集和系统建设工作,总体录入数据量约20万条。目前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平台已进入“中心+网格化+信息化”阶段,“社会治理e网清”平台作为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支撑,为网格化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一次录入、日常更新确保了数据鲜活,网格员携带一部手机,就掌握了网格的基本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类似的社区网格在合肥数以万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合肥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综治中心(工作站)建设,深入推进综治信息系统、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划分城市社区网格12373个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5万余名,全力推动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作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