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900万人,“最难毕业季”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与难就业现象相对应的却是相当数量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难与慢相对矛盾的情况在“00后”乃至“95后”毕业生中表现得愈发明显,这给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思考。
“慢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延缓就业的新现象,主要指毕业生既不找工作就业,也不继续求学深造,而是选择以暂时游学游历、多次复考、临时兼职或待业等各种方式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没有正式或稳定的工作。做好“慢就业”群体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要从其不同的择业动机和行为能力着手,坚持个性化指导与服务,做到因事而化、精准施策。
在积极择业的视角下,部分“慢就业”学生就业目标坚定,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例如坚持进入特定公司就业或前往特定城市就业,不达目标不罢休。此类“慢就业”群体在判断、收集、对比就业信息方面的要求往往比普通群体要高,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可在端正学生择业价值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能力来追求更高就业目标,避免一味地寻找和等待。特别是针对一些好高骛远的学生,学校可邀请往届优秀校友现身说法,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目标和家国发展大势结合起来,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行业、岗位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从自立自强的层面来看,部分“慢就业”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殷实、父母过度溺爱、个人四处游历等原因而不急于就业。对此,学校可在教育学生自立自强、杜绝“啃老”上下功夫。当然,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大学期间的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可通过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开设就业指导“金课”,开展系统性职业规划教育等措施,来引导学生在提升知识储备、个人素养和竞争能力的同时,培养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接续奋斗的价值观。
还有一部分“慢就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因其个人主观因素而逃避进入社会,抵触就业,忽略个人所承担的家庭义务与社会责任。对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可通过教师谈话引导、家校联动推进、朋辈帮扶带动等措施转变学生的消极心态;可分析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就业岗位偏好和岗位需求,“一人一策”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和岗位胜任力。
当然,也有一些“慢就业”学生是因为备受打击而气馁,例如受多次求职失利的打击而放弃就业,或者受到多次复考失败的影响而暂缓就业等。对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主动与就业单位对接,了解单位对专业知识和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技能提升、专业知识学习等点对点培训,以此来提升就业竞争力;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日常练习和考前模拟等,以此来提升考试成功率。
在当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拥有升学、待业、就业等多重选择的背景下,“慢就业”现象在毕业生中广泛存在且快速增长。针对不同原因的“慢就业”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社会需要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和就业环境,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能力指导,家庭则需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学校构建良好有效的就业联动机制,以此多方协调,充分激发“慢就业”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作者:薛建航,系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