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喜鹊漫评:少在“纸上调研” 多些“脚踏实地”

2023-08-08 12:00:4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县、区的政研室或办公室等部门,不少都设有调研科,本意是传承优良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从基层获取真实情况,以供领导决策参考。但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基层部分本应带头搞调研的科室,整天忙于写各种讲话稿、汇报材料,很难迈出门、俯下身深入调研。一些地方的基层调研科事务繁忙,开展调研工作基本上是坐在办公室向各部门要材料,有些面上的情况和数据还得通过“逆向调研”,向上级部门协调获得。这种“虚”字当头、“空”字挂帅的“纸上调研”,不仅揪不出真问题,拿不出实举措,还会助长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不容小觑。

“纸上调研”盛行,不外乎几种原因:调研科干部陷入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的泥淖,忙着给领导写讲话稿、包装各种汇报材料,分身乏术,没时间没精力走出去调研;有的地方仍然存在着重“痕”轻“绩”的检查考核,衡量工作干得好不好主要看材料备得厚不厚、痕迹留得足不足,基层干部滋生了“搞不搞调研不重要、只要把材料写好就行”的心态,没动力没热情下基层调研;还有些干部长期窝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存在“本领恐慌”,有关政策掌握不足,基层情况了解不清,群众情绪把脉不准,不敢当面为群众解疑释惑、解决问题,没能力没技巧俯下身调研。

调查研究犹如一座桥,连着真知与行动,也连着党心与民心。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动起来、沉下去,真调研、调真研,才能把准社会脉搏,认识发展规律,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

真调研、调真研,要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主动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一竿子插到底”,通过蹲点式、沉浸式调研,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以真心实意换得民心民意;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困点难点和群众心里的“急难愁盼”,诚诚恳恳拜群众为师,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启发思路,“把准脉”“诊对症”“开对方”,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参考。

真调研、调真研,要扭住问题导向“牛鼻子”。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把“桌子”搬到基层群众中。要以“解剖麻雀”的态度、“蹲下去看清蚂蚁”的精神,把问题根源查全找足,把问题症结分析透彻,确保提出的点子、方案、政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真正把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变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履职清单”,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真调研、调真研,还要当好知行合一“店小二”。调查研究不仅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脚力”和“眼力”,多走走自选路线,多找找视野盲区,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最鲜活情况;要增强“脑力”,始终秉持绣花般严谨细致的态度,由点及面、小中见大,研到关键处、谋到点子上;要增强“执行力”,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个性问题点上整改、共性问题面上解决,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落实政策措施,防止调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切实以调研明方向,以调研解民忧,以调研促发展,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