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从“单跑道”迈向“全领域” 打造基层治理大调解格局

2023-03-30 07:51:29

驾驶员卫某疲劳驾驶酿惨剧,却无力承担高昂的赔偿金额。区检察院将案件移送至区社会治理中心,通过“检调对接”,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工作触角延伸至刑民交叉领域,最终促成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及家属达成刑事和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从社会治理侧“单跑道”,向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全领域”拓展,这是区社会治理中心全面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的缩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中心综合受理区受理各类信访、法律服务、诉讼服务、人民调解等业务事项25763件次,结案率99.81%,满意率100%。这一年,中心诉前调解成功案件9083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化解纠纷“终点站”的高效和便捷。

集成多元力量统筹共治

“这是根据你们两方的意见给出的调解协议,没意见的话,你们签好字就可以根据协商结果执行了。”近日,在闻堰街道矛调中心,金牌调解员韩立刚花了两个小时,将一起僵持了半年的纠纷圆满化解。

2022年10月,杨先生骑电动车由南向北行驶在三江路上,因灯光昏暗,现场无任何警示标识,他未发现非机动车道上有开挖的沟渠,导致摔伤骨折。然而,有关建设单位认为责任不明确,均不愿承担责任。因此,该事件被移交至闻堰街道矛调中心。

中心运用联合调解机制,与城建办、信访办、闻堰派出所等多个部门、单位共同调解并制定调解方案,最终成功化解纠纷。“法院下派的调解单,我们基本上能完成50%,就今年而言,基本上每两天就能调解好一件纠纷。”闻堰街道矛调中心主任王建桥表示。

“一个中心为主阵地,多个平台共同发力”的矛盾化解新格局,正逐步成为辖区群众反映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

面对五花八门的社会矛盾,我区集成多元力量统筹共治,已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区、镇、村(社)三级平台全覆盖,向着“最多跑一地”的改革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对责任不清的矛盾诉求,均由区社会治理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兜底”化解,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确保群众诉求“样样有着落”。

创新探索调解新模式

自开展挂牌整治以来,全区物业类一审民事案件收案同比降幅42%;推动行业协会制定出台《萧山区续聘、选聘物业服务人操作规程(试行)》,形成全区物业矛盾纠纷专项治理首个示范性制度性成果……

去年4月,区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区住建局等单位,圈定城厢、蜀山、新塘、宁围4个被挂牌街道4个整治重点小区,推动下辖101个社区陆续启动物业类矛盾纠纷综合治理,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治理的合力。

纾解基层治理之困,不仅要“对症下药”,更要形成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平安法治“底座”,区社会治理中心邀请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组织开展“社会治理中心与共享法庭共建主题日”系列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形成“133”建管用融宣模式,法治赋能保障基层治理作用进一步发挥。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区社会治理中心综合受理区对婚姻家事、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九类民商事纠纷统一开展中立评估、诉前辅导、解释疏导等工作,对适宜调解、和解的群众提供“菜单式”“个性化”调解服务,最大限度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免收费”非诉一体办结。2022年,“非诉直调”案件分流3053件,成功调解1204件。

如今,中心还创新成立“老所长调解工作室”,试点推行“心理咨询+”化解纠纷新模式,积极发挥区妇联入驻窗口与入驻中心婚调委、心理咨询团队的协调联动优势,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为纠纷化解注入新的动力。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