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杭州日报讯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
每年的全国两会上,养老都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服务项目供给?如何更好发挥公益组织作用,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来自杭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们,聚焦为老服务,结合履职实践,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刘廷:建立责任共担的长护险筹资机制
进入代表履职的第六个年头,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康养事业推进室营销部康养全域营业课课长代理刘廷,再次把目光放在了养老上。这也是他连续第三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有关养老方面的建议。
工作岗位调整后,刘廷对养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切身体会到了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的迫切性,“我今年一共提交了两份建议,分别是《关于建立长护险稳定的筹资机制,扩大服务项目供给和服务人群,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多措并举缓解国家养老问题 建立第二人生职业的建议》”。
为了使更多失能老人得到专业照料,避免其家庭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我国自2016年开始启动长护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目前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
“长护险试点推行近7年来,参保人员达到1.45亿,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172万,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有效保障了部分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刘廷通过调研发现,筹资作为长护险的基础与核心,却存在筹资主体责任不明确、总体筹资水平偏低、过度依赖医保基金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他建议,逐步构建起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均衡责任分担,进一步降低对医保基金的依赖性,同时,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长护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政府、企业和个人要共同承担责任,还可以探索引进其他社会性资金及慈善资金,保证长护险的长期稳定发展。”刘廷还建议,长护险试点城市扩大服务项目供给和服务人群,把适老化改造、常用辅具租赁及购买等纳入其中,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刘廷关注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为了进一步缓解养老压力,国家可以研究建立第二人生职业制度。”刘廷特别提到,第二人生职业的从业者和从业目的及工作制度保障,都和第一人生职业有明显区别,“第二人生职业主要面向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长者,他们不仅要有与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工作环境、弹性的工作制度、合理的劳动报酬等,更要在工作中满足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价值”。
12下一页全文阅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