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自立自强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杭州代表委员为医药医疗创新建言献策|世界快播报

2023-03-11 07:01:30

杭州日报讯 医药医疗,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


(资料图)

三年疫情在无数人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也为普通人了解现代科研、了解医药医疗创新打开了一个具象的切口。

作为一座创新活力之城,杭州对医药医疗的发展始终青睐有加。以生物医药为例,2017年,杭州医药港启建,目前已集聚近1500家生物医药企业;2021年,杭州发布《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0年,力争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今年的市两会,杭州又首次公开抛出“中国医药港”新IP……

“大热”背后也面临诸多挑战。当下及未来,医药医疗在创新之路上还要跨过哪些“槛”?怎么跨?来自杭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丁列明: 加强新药研发 把握定价和医疗卫生战略安全主动权

过去20年,在中国医药领域,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的声音从来没有缺席过。今年的全国两会,丁列明共带去三份提案,继续为医药创新发声。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与全球第一梯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生物医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丁列明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抓好三方面的工作,即持续鼓励创新药研究开发、加强金融投资支持、打造更好创新创业人才环境。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创新药自主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才能让国家在医保谈判中占据主动,把定价权和医疗卫生战略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丁列明以切身经历举例:“在2016年国家药品价格首次谈判中,正是由贝达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率先主动大幅降价,才迫使跨国药企同类竞品跟进,让适用患者都用上了靶向药。”因此他建议,在创新药定价上,可允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5年内)自主定价,并在医保谈判与支付上突出临床价值导向,制定合理报销价格,提高报销标准;对已纳入国家医保的创新药,适当延长谈判周期,把新增适应症自动纳入报销范围,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患者受益。在使用上,可对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的国产创新药优先采购应用,畅通进院通道,不列入“药占比”考核,促进创新价值实现。

新药研发,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必须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引导,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丁列明说。对此,他提出多条解决方案——鼓励政府产业基金在生物医药行业投资中发挥关键作用,促进国有及民营资本投资生物医药……

高端人才是生物医药创新的主力军。丁列明建议,要科学研判未来国际人才竞争局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基本策略提供指导,并为海内外高端人才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此外,丁列明还十分关注我国精准医学的发展。“迈入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定制药物作为新生事物、前沿科技,能够为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选择,其研发和技术审评需要引起迫切的重视。”对此,丁列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随时跟进这类新技术发展,及时研讨制订技术指导原则和对应的审评要求,以推动这一治疗领域有序发展;同时,也可在现有基础上成立专门部门(如先进治疗技术部)来负责新技术药物的审评,并加强与药企的沟通交流。

方晓红:加强基础科学驱动的医学研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根基,也是引领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方晓红认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科学驱动的医学研究,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总量居世界第一。但在医学基础研究创新突破能力以及临床转化实效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医疗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方晓红介绍,目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临床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缺乏自主生产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不紧密等方面的问题。

“要从医疗大国向医疗强国迈进,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方晓红建议,完善对基础科学驱动的医学研究的支持机制,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项资金,高起点建设基础科学驱动的国家医学研究机构,对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及研究团队给予重点支持,开展“医学+交叉学科”的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国家队”,具有多学科建制化综合优势。方晓红建议,积极支持“国家队”发挥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建设医学研究所,打造分子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及促进相关科研成果应用于医疗健康产业的国家工程中心等。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方晓红建议,深化“医学+交叉学科”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在理科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增设分子医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并鼓励和支持从事数理化基础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投身医学创新,支持他们主导和参与国内外医学科学计划和临床试验。

此外,方晓红还建议,进一步打造有利于产学研医融通发展的环境,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加大对基础科学驱动的医学研究的投入力度,支持开展产学研医全链条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