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快讯】杭腾未来社区 描摹杭州“第三中心”共富图景

2023-03-08 07:09:44

入选全省引领型未来社区 1平方公里 190万平方米 8大项目全面开建

杭州日报讯 近日,仓兴街(景腾北路—龙舟北路)通过交警部门的初步验收,与龙湖“杭与城”住宅项目一道,构成杭腾未来社区的重要人居远景。


(相关资料图)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也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关键一年。今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高起点规划城市空间,加快构筑“一主六辅三城”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这绘就了杭州云城从“建站”转向“建城”的时代底色。

面积1平方公里、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紧邻西站枢纽南片区的杭腾未来社区,它的规划建设,深刻体现着云城营城思路的转向。

作为杭州云城未来社区的首秀,去年年底,杭腾未来社区入选全省引领型未来社区,目前社区内,超重力实验室、浙江人才大厦、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下称“浙大校友总部”)、云城天街综合体、天元公学西站校区、“杭与城”住宅、安置房、幼儿园8大建筑面积总计190万平方米的项目全面开建,一个年轻型、知识型、创新型的社区跃然纸上。

杭州云城建设管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咬定‘加快建设、确保质量,早日把云城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新地标、城西CBD和高端人才集聚地’目标要求,云城将持续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能力提升和城市第三中心建设,继续打造杭腾未来社区、云门未来社区和更大规模的苕溪超级TOD未来社区。”

未来创业 产城融合 全链布局

今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加快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能力提升和城市第三中心建设,推进城市功能、科创集群、生活体系、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构建‘一廊四城两翼’发展新格局。”

“六个一”托起创新共富梦

杭腾未来社区集聚着浙大校友总部、浙江人才大厦、超重力实验室三大高能级科创平台,规划中将满足4万人的职住需求,大走廊发展新格局下,它将成为重要的“职住平衡”高地。

“未来社区创建单元内规划了‘一园’‘一研’‘一教’‘一商’‘一创’‘一居’,加速空间与产业资源的整合。”科创平台间的协同影响,构筑起创新创业的全产业链:

作为企业孵化器的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不仅是吸引人才的“磁石”,也将成为社会企业投资入驻的纽带,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高校科研资源背书,学生可以和大走廊企业合作探索技术产业化路径;

超重力实验室这个全球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超重力多学科实验平台,将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通过全球浙大校友会以及金融服务企业,促进项目落地和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周边的奥克斯时代之城、欧美金融城、梦想小镇、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等创新载体,也能联动发展,进一步延伸未来社区的边界。

如火如荼打造高能级平台

如今,这些在杭腾未来社区的高能节点里,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I期已交付使用,已引进近50家企业,II期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超重力实验室主体结构已经成型,预计明年投用;浙江人才大厦正处于施工阶段,位于未来科技城的先导区块,已入驻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科技等50多家创新型企业,建成后,将面向多地开放企业入驻,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物联网等高新企业,将走进云城。

未来教育 幼有优育 终身学习

“教育场景是杭腾未来社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场景。”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指导思想相契合。

“教育综合体”领衔校社融合

眼下,总用地面积约155亩的天元公学西站校区正进行基础施工,建成后可容纳学位7000个。天元公学总校长王发高表示,天元公学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尤其受余杭区高层次人才的青睐,“西站校区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比常规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服务供给。”学校还包含面向未来社区等周边开放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让校园成为拥有教育全场景的“教育综合体”。

在设计阶段,天元公学西站校区与之江实验室、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共同谋划整个智慧校园的底层架构,“这不仅是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里未来教育场景的率先实践,也是与杭腾未来社区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的先行示范。”

全域设施同发力 从“0”开始教育全覆盖

正如王发高所说,以天元公学为主阵地,杭腾未来社区的教育资源,被捏合在一起。

“今年省两会报告中提到要推进‘幼有善育’,推动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我们在杭腾未来社区内部,规划了多个托育点与婴幼儿照护设施。”云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勾勒了一名杭腾居民的终身学习之路,“从0岁到12岁,我们都有早教中心、托育设施、幼儿园、学校。”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社区里的创客学院学习;成家后,社区共享空间可以拓宽家庭生活;退休后,可以在幸福学堂里学交谊舞、手工艺。0—80岁教育资源全覆盖,“我们把科创平台,也变成共享教育资源,比如超重力实验室可以作为第二课堂,浙大校友总部里也有创业教育中心。”

未来交通 立体联运 立足长三角

2月初,《杭州加快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杭州要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八大标志性工程”。作为枢纽补链强链工程的重要一环,杭州西站赫然在列。

立体交通实现5个“5分钟”便利生活

与交通枢纽相融,“杭腾未来社区将实现居民5分钟进地铁、5分钟进商场、5分钟到学校、5分钟上快速路、5分钟到高铁站。”

5个“5分钟”,有赖高度复合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就拿地下交通来说,云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控规控制要求中,就把连通性作为地块的出让条件,保障了地下空间的连通基础,所以杭腾未来社区的地下空间,可以说四通八达。”未来,社区地下将连通地铁站、产业园、住宅和学校,还专为接送孩子上下学设计了路线,实现人车分流,减少拥堵和危险。

复合出行方式辐射长三角城市群

结合西站枢纽、公路、地铁、水上巴士、集约型公交等多种出行方式,杭腾未来社区将成为杭州西部的重要节点和客流集聚地,“1小时与杭州全市联动,2小时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在2小时通行圈内实现云城与杭州都市圈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中西部城市互联互通,加速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云城集聚。”

眼下,多维交通建设正如火如荼。地铁3号线北延段和19号线已经开通,连接起杭州西站、东站、萧山机场三大交通枢纽;西侧的运溪高架以东部分也已通车,构建起快速交通网,拉近云城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杭腾未来社区的主要道路杭腾大道、钱神大街,城市道路仓兴街、龙舟路等部分通车,构成未来社区的坚实骨架。

未来邻里 人才友好 烟火常兴

“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浙江省政府报告中,“人才”这个关键词频频出现。纵观全市,城西科创大走廊已成为杭州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截至去年年底,集聚了各类人才50多万人。

超级商业综合体落地,回应人才需求

“经过调研,大走廊的人才大多是年轻创业者,他们对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个能吃、能玩的商业综合体的需求非常迫切。”云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阐释。

去年11月,位于杭州云城的天街综合体正式开工。这个总建筑面积36.1万平方米的庞大商业空间,包含目前龙湖天街产品线中的最高量级——L1级天街,还有高202米的甲A级超塔办公中心、高端服务式人才公寓、邻里服务中心等。

高品质住房建设护航安居梦

烟火气下还要聚人气。2023年浙江省两会提出,今年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就在云城天街开工前几天,为促进职住平衡,城西科创大走廊范围内开始实施差异化购房。在配备了2852套住房的“杭与城”住宅中,有近500套(去年12月开盘)积极响应差异化购房政策,成为面向大走廊人才的“刚需富矿”。

眼下的“杭与城”住宅,与不远的安置房钱腾云都、渡梦雅居等安置房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共富图景。目前,渡梦雅居已经完工,跟随项目负责人走进小区,地面市政绿化正进行最后铺装,“围绕打造高品质民生工程,几个安置小区都设计了中心花园、多功能球场和老年活动中心,有水有绿,配套齐全。”

未来服务 平台“数”治 共享融通

在2019年《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未来社区的定义中,数字化成为实现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的价值导向之一。

智慧化打通未来社区生活场景

“杭腾未来社区是云城智慧化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实践成果,通过数字技术共享全域资源,形成‘人城创产景’深度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云城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融合?以全域停车资源在线共享为例,譬如周末天街客流量大,车辆可以自动引流至浙大校友总部经济园,工作日,园区车辆可以停放在社区开放的共享车位上,路边的空闲车位位置也可以实时查看。

在教育场景,数字技术是实现全时段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资源互联互通,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我们还会建立一个社区达人库,并对学员实行积分奖励机制。”创业场景中,数字技术在创业服务上大展身手,通过全周期创新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等,能够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阶段提供指导服务。

数字化让城市更宜居

对杭腾未来社区来说,数字化应用,就像是一个“粘合剂”,不仅整合了创业、教育、交通等各个场景,也弥合着人与人的距离。

党的二十大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要求,数字孪生城市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落地的重要手段。在杭腾未来社区的实体物理空间中,还将打造一个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贯穿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服务各个阶段。

结合智慧社区打造,杭腾未来社区建立了社区的统一数字化平台,打通各类治理服务体系,让居民通过手机就能享受商品零售、生鲜快递等服务。同时,通过“数字化驾驶舱”建设,实现应急、灾害预警高度智能化;结合智慧楼宇管理系统、能源能耗监控平台等“低碳平台”建设,推动多元节能、精准降碳。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