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重症高峰来了吗?探访多家医院-当前消息

2022-12-31 08:08:30

明天就是元旦了。日前,浙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省疫情高峰将提前到达,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其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

随着新冠感染者数量不断攀升,昨天快报采访杭城多家医院表示,近期,医院急诊接诊量迅速大幅增长,同时危急重症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


(资料图片)

浙大邵逸夫医院:

截至昨天17点,原有ICU137张床位已满 可转化ICU床位已使用76张

“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降到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压力都转到了急诊抢救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科科长戴胜昨天说。

以12月29日为例,当天,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科共接诊1971人,送抢救室抢救的病人有143人。“抢救室抢救的重症患者中,8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大多数,绝大多数有基础疾病,以病毒性肺炎为主,呼吸衰竭的也不少,有的一来就气管插管了。”戴胜说。

戴胜表示,一般来说,发热门诊高峰过去一个星期左右,重症的高峰就会到来。为此,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拓展急诊空间,通过腾挪以及增加急诊分诊区域,扩大急诊诊区,设置呼吸道急诊,全科医师整体接管,扩大输液室,扩大抢救室空间等举措,有效缓解急诊排长队现象,使急诊抢救有序进行。

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我们医院的运行床位数是3300多张,按规定,ICU和可转化ICU达260多张就够了。但院领导非常重视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我们想办法增加可转换ICU床位至350张,尽可能让更多危重症病人及时得到救治。”戴胜说。

目前,邵逸夫医院有ICU床位137张,可转换ICU床位162张,今天(12月31日)还将开出25张可转换ICU床位。

截至昨天17:00,邵逸夫医院原有ICU的137张床位已满,可转化ICU床位已使用76张。ICU收治病人中,气管插管的有117人,无创呼吸机15人,高流量吸氧8人。其中新冠相关的大概有一半左右。基础疾病导致的危重症患者有20人。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迎高峰,做好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为市民群众筑牢健康防线。”戴胜表示。

浙江省中山医院:

目前ICU收治30多位危重症患者

年龄大多70岁以上,最年长的93岁

“和去年同期相比,我们医院急诊接诊量增长5倍以上。”浙江省中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潘海燕提到,急诊就诊的患者中,新冠阳性比例超过90%,大部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基本都合并一项或多项基础疾病。其中,20%-30%的患者送来时的情况就比较严重,需要立刻进行抢救。

潘海燕说,前天,急诊收治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基础疾病不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刚送来的时候指脉氧只有50%多,处于非常严重的缺氧状态。一般情况下,指脉氧低于93%就认为存在呼吸衰竭的情况。“老太太是独居,子女每天去探望,知道现在医院医疗资源比较紧张,出现新冠相关症状的时候也是先服药、观察,老太太服用过泰诺和止咳糖浆,情况看起来都还好。没想到出现症状后的第五天,子女去探望时发现老太太口唇发紫,整个人非常气急,赶紧叫了120送来医院。”

急诊接诊后,第一时间给老太太上了面罩吸氧,但氧合指标恢复到85%左右之后就上不去了。拍CT后发现,老太太的肺存在大量渗出,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白肺”,白肺面积已经超过一半。之后,医生为老太太实施了气管插管,送进ICU进一步治疗。

潘海燕提到,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来说,尤其要警惕“沉默性缺氧”,就像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一样,看起来还好,但其实肺部缺氧已经非常严重了。 对于这类人群,如果有条件,家里最好可以备上血氧饱和仪,定期监测。“如果老人稍微走动几步,甚至说几句话就会喘气、气急,就需要多留心了。”

当然,危急重症患者不仅仅只有老年人。

几天前,急诊来了一位32岁的小伙,来的时候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手捂着胸口不停咳嗽,通过手机打字和医护人员交流。潘海燕回忆,小伙子有慢性肝病和鼻咽癌病史,是反复发热4天仍然不退烧来的。经CT检查,小伙的肺部有渗出,血常规中炎症指标也很高,且淋巴细胞指数较低。经过对症治疗,小伙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潘海燕注意到他仍存在活动后气急的现象。

“昨天复查肺部CT,小伙的肺部渗出较几天前有明显增加。这是因为他的免疫情况本来就比较差, 病毒还在体内复制,而且因为鼻咽癌术后的后遗症,小伙子只能进食流质食物,所以营养支持也不太跟得上,我提出插胃管的建议,但他拒绝了。”经过沟通,小伙同意再治疗观察几天,如果氧合持续下降,下一步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处理。

浙江省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丁学军介绍,目前医院ICU共收治危急重症30多例,年龄大多数在70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93岁。“30多例患者都进行了气管插管处理,目前大多数情况还能维持稳定,后续需要继续观察。”

丁学军提到,这些危重症患者中,本身都存在基础疾病,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感染新冠后出现危重症的概率相对高。“像是很多人觉得害怕的‘白肺’,我们手头上的危重症患者中占比在10%左右。经过治疗,基本还是处在可控范围内。”

“ICU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这段时间有明显增多,每天都有2-3例,医院预先采购了一批呼吸机,但目前看来还是不够用,紧急采购的第二批呼吸机已经在运来的路上。”

浙江省人民医院:

急诊中心单日接诊量超1000例

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有所提升

自12月19日以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单日接诊量超1000例。仅12月28日一天,120救护车就来了83趟。当天急诊共收治患者952位,抢救患者79位。其中多为感染新冠且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有所提升。

这段时间陆续有医护人员感染,医院在保证常规医疗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急诊。医院副院长张大宏表示,面对复杂的就医形势,急诊中心作为收治患者的中枢,简化检查、住院等手续,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并迅速理清患者需求,分级分类,保障急诊患者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各专科也在加紧收治患者,“内循环”快速高效运转。

面对日益增加的危重症患者,医院统筹部署新增70多张重症床位,并腾空3个病区200多个床位作为后备补充。在人员方面,组建了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危重症科、感染病科等专家参与的重症新冠感染评估专家小组,对急重症患者进行专家组联合查房。同时,还把内外科医生混编,抽调150位医生完成重症培训,随时可以上岗。

浙江省中医院:

新建重症病区2个 扩充ICU床位98张

浙江省中医院近日接诊急危重症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医务部副主任蔡利军表示,12月28日、29日两天,湖滨院区不包括发热门诊的急诊接诊患者是250人次,发热门诊还有150人次。来急诊就诊的患者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咳痰,有部分有心功能不好、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基础疾病并发后来急诊就诊。

急诊的就诊者年龄都偏高,年纪最大的患者100岁,本身有慢阻肺的基础疾病,又出现肺部感染。蔡主任补充,本来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各类肺部慢性疾病患者来医院就诊的高峰期。目前住院的患者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住院人数的80%左右,年轻患者大部分在急诊室输液就能解决。

浙江省中医院为应对急诊高峰,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蔡主任表示,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重症患者增加的情况,医院积极拓展综合ICU床位及可转化“ICU”床位,同时加强EICU、CCU等专科重症床位设施设备的保障。分别在湖滨院区20病区、钱塘院区313病区,改建综合ICU床位31张,储备可转化ICU床位67张,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重症床位所需设备设施。

硬件的设施与设备容易解决,但专业的卫生人才却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需要提前培训和储备。蔡主任说,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调整,在医院决定拓展重症病区前,医务部就已经开展重症专科人才的储备,先后从各临床科室抽调青年骨干105人,并通过国家、省卫健委及医院组织的各级重症应急处置及管理培训,提升重症管理能力,加强重症医疗力量的充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省新华医院):

每天送急诊抢救的有100多人

有气管插管的,有心肺复苏的,

也有生命的凋零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冰之有着30多年急诊救治经验,此次汹涌而来的疫情,急诊的抢救量是她从业以来最高的。

“每日接收的救护车在60辆次以上,最密集的时候,3分钟里有4趟120救护车来。每天,救护车几乎都穿梭在急诊抢救室门口,以前从未碰到过。”周冰之感慨。

12月29日,周冰之所在的急诊科共接诊1200余位病人,抢救了100多人,老年人占了七八成,和以往相比,危重症患者送到急诊的量比以往高了3倍。而和上星期比,送急诊的病人,病情危重症的也明显增加了。相当一部分患者被送来时,存在呼吸困难急促、神志不清楚、血氧饱和度低等情况。

“我们就是在和死神抢时间,从死神手里夺人。”周冰之说,抢救病人中,绝大多数是感染病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尤其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来的时候血氧饱和度在80-90间,甚至有些只有70多,送到急诊就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有的人挺过来了,但有的生命就此凋零了。”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