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粉条端上“大餐桌”

2023-01-03 09:27:39


(资料图片)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赵永昌

“这60捆粉条是甘肃一个老板订购的,这28捆粉条是辽宁一个客户订购的,明天就能发走,估计三天之后,就能成为当地居民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元旦过后,商水县平店乡程岗村粉条加工大户郭树新经过加班加点,已经为两个“老主顾”精心准备了新年第一批货源。他家种的30多亩红薯加工1万多斤粉条,大部分都卖到了省外。

一进程岗村,只见道路沟渠旁、地边的木架上,到处都是成排悬挂的粉条。“你看看,这粉条多好,又细又匀称,几乎没有粉芡疙瘩。”“那是,这样的粉条容易晾晒,好看好吃还好卖……”村民们对粉条进行整理时,谈笑风生。

在村民程四海的粉条加工作坊,8位村民正围在热气腾腾的大锅、大缸前,3人负责拌粉面,1人负责漏粉,1人负责捞粉,1人负责烧火,2人负责将漏好的粉条上杆,劳动场面热火朝天。“用这一套设备,人员两班倒,每天可以漏粉条1000多斤。”程四海自豪地说。

“咱的粉条为啥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主要是咱们经过精选、清洗、分离、打碎、沉淀、提芡、晒芡、加热、和面、漏粉、冷冻、晾晒、包装等近20道工序,传统纯手工制作,耐煮、筋道、光滑、爽口。”提起自家粉条,82岁的老师傅刘良台讲得头头是道。“我的手艺是跟老一辈人学的,已经做了快60年了。俺村的粉条制作工艺,已被县里列入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到加工大户程小中储藏粉条的库房,只见一捆捆粉条摆放得整整齐齐,几位村民正在忙着把晾干的粉条往屋子里搬运。程小中说,他家的红薯粉条通过注册商标、精美包装、宣传推介、参加展销会,早已打开销路。他家每年由12位技术娴熟的工匠负责制作粉条,年加工粉条7万斤,并且帮助附近群众代加工3万多斤。

“我们已经成立合作社,下一步准备让有意愿的村民都加入合作社,形成‘党支部+合作社+红薯种植户+粉条加工户’的模式,将粉条装进包装礼盒线上线下销售,以带动全村更多农户致富。”程岗村党支部负责人程文喜描绘着粉条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据了解,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下,全村每年种植优质红薯400多亩,粉条产量达30万斤,产值480多万元,不仅销往本地及周边,还端上甘肃、陕西、辽宁等省外顾客的餐桌。①6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