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王春华:创业路上绽芳华

2022-12-06 16:39:53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洪涛

她,是地地道道的太康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在外打拼多年,用心血和汗水成就了一番事业。


【资料图】

她,积极响应家乡号召,返乡创业,与人合作创办酒业公司,种植酿酒原料糯高粱,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她,热心公益事业的同时,吸纳周边村民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楫前行。

她,就是河南省豫源酒业公司总经理王春华。

返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初冬时节,记者一行从太康县城出发,沿着去往高贤乡的公路向北行驶,再向西行大约10多分钟,穿过几个村庄,就来到了位于太康县高贤乡南徐庄村的河南省豫源酒业有限公司。一进大门,记者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足有一人高的酒缸堆满了整个院子,屋子里还堆放着高粱、酒曲等酿酒原料,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在大家连连惊叹之时,留着短发、衣着时尚、谈吐儒雅的酒业公司总经理王春华就来到了记者的面前。“你看,这是我们酿酒用的糯高粱,这边还有制好的酒曲,那边酒酵池里还有正在发酵的高粱……”顺着王春华手指的方向,记者果然见到了偌大的酒酵池,里面的高粱经过持续发酵,储存了一身的能量,全部转化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酒。

记者注意到,在车间的一角,几名工人正在蒸酿酒用的高粱,随着锅盖缓缓打开,一阵阵白色烟雾升腾而出,飘散在车间的每个角落。“我们酿完酒剩下来的酒糟,全部运到养牛厂充当饲料,做到了绿色循环利用。“王春华说,基地里种植的高粱,在满足酒厂需要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也卖到了贵州茅台镇,成了茅台镇酿酒用的原料。

今年40多岁的王春华是太康县王集乡人,青年时,在郑州打拼,从事服装设计销售行业,还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公司。2016年,王春华回到家乡过春节,听朋友说家乡号召在外打拼的游子回乡创业,有着浓厚家乡情结的王春华,决定回到家乡创业。经过朋友介绍,王春华结识了高贤乡的张先进,两人将目标投向了白酒行业。

“在太康当地有着很多关于酒的传说和故事,再加上平原地区可以种植糯高粱,这样以来,酿酒用的原料就不用发愁了……” 王春华介绍,经过给他们多方考察,决定在高贤乡创办豫源酒业公司。从那时起,王春华也从郑州回到太康县当起了“新农人”。

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创业之初的艰辛可想而知,2017年,他们流转了2000亩土地,专门种植红缨子糯高粱,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年糯高粱的产量不高,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打击。建厂之初,王春华一直守在厂子里,见证了酒业公司从小到大的成长的全过程,夏天,夜深人静,她仍守在厂里,常常因为一个很小的问题,忙碌到深夜;冬天,寒风刺骨,她还在车间里检查各个工序的运行情况,生怕出一点纰漏。

就这样,凭借着努力和坚持,他们创办的豫源酒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他们聘请了国家一级酿酒师,配备了专业的化验室、色谱分析室,蒸煮出的基酒分级定等、分类贮存,具备年生产白酒500多吨、储存基酒1000吨的能力。先后开发生产了融合香、芝麻香和酱香型三大类型八种产品,产品销售到山东、河北、广东、湖北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村民在这里就业。在企业的酿酒车间,记者见到了在这里工作的徐卫杰,他是高贤乡南村岗村村民,2年前,来到这里打工,如今已经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车间主任,一个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以前,在外地打工,除了日常的开销,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如今,在家门口打工,除了能照顾家,还能挣到一份工资,比在外面强多了。”徐卫杰说: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高贤乡聚台岗村村民赵战强,他在这里当酿酒工人,一个月保底有5000多元收入,这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这里工作的村民有100多名,全部来自附近的村庄,家门口的企业给他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吸纳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王春华还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困难群众。

近几年来,王春华每年都会慰问当地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今年夏天,他们还资助了6名新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为每人发放了1万元资助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给我们返乡创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谈到下一步的打算,王春华介绍,他们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带动更多群众致富。②10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