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杭州日报讯 2月22日,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市人大代表票决,市政府2023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前期,市政府从市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和市级各部门等层面广泛征集民生实事,初步遴选形成13件候选项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10件实事,都是经过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和多轮筛选最终由市人大代表“13选10”票决而定的。“民声”定“民生”,“民生礼包”从来都是两会暖心的礼物,也是百姓最热切的期盼。
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排在前两位的项目聚焦“一老一小”,正是当下老百姓最关心的议题之一。妥善解决养老、托幼问题,老年人才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才有幸福童年,才有千家万户幸福愉悦的家庭。以“‘抚幼育苗’在杭州”项目为例,其中提到的要向新出生且户口登记在杭州的二孩及三孩家庭发放育儿券等举措,就在社交媒体“刷屏”了。可以说,民生实事项目不仅反映时代大事,也折射社情民意。
改革也好,发展也好,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百姓的幸福。评价一座城市“发展得好不好”,GDP的高低快慢是其中一个维度,民生福祉的改善程度更是关键指标。纵观近几年的市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笔者发现一些变化:过去,民生改善意味着收入稳步提升,医疗服务优质便捷,教育公平普惠等等;而现在的民生实事项目,除了以上这些,更具有了相当的产业前瞻性、生活引领性,既是惠民,也在培育新兴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比如,今年确定的“‘低碳畅行’在杭州”项目,其中就提到要“新建和改造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130个”——得益于庞大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和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但线下充电设施不完备成了制约瓶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头连接着民生,关系着百姓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一头也联结着产业,关乎新能源汽车行业能走多好。“短板”也是“跳板”,不断衍生变化的民生实事项目,换个角度看,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需要我们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由惠民生到促增长,由保基本到促改革,实现的不仅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更包括人生价值、个体梦想。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民生是实实在在的良心活,最需要用真心、见真章。2023年的民生“施工图”已经清晰地勾画出来,需要政府部门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此,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化作闪耀灯火,温暖百姓的心。
标签: